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国的银行业竞争格局也从一开始的国家绝对垄断向寡头竞争乃至垄断竞争的格局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在此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关于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问题就会很自然地被提出:银行业集中度的变化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应?在宏观层面上,银行业集中度如何影响宏观经济以及货币政策的传导?在中观层面,银行业集中度如何影响产业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银行业集中度如何影响企业的投资以及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承担?本文将围绕上述系列问题,以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作为研究课题,通过选取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和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从而对优化我国银行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增长、企业投资和货币信贷政策之间的共同发展有所裨益。本文的结构中第一部分是导论,交代了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程度,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以及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由六章构成,其中第一章是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银行业集中度的具体概况和度量方式,并致力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分析了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具体而言,论文将经济增长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作为银行业集中度的宏观经济效应,产业增长作为中观经济效应,企业投资和银行业风险承担作为微观经济效应,探究银行业集中度对这几个方面的影响。此外要应对银行业集中度变化的风险就必须弄清楚集中度自身的风险形成机制。第二章从宏观层面研究银行业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章在最优金融机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银行业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我国2006年到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VAR方法,发现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银行业集中度对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影响。本章将研究重点放在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上。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银行的信贷行为相关联的。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使得银行信贷行为发生变化,继而会影响到市场中的货币供应。因此,对银行业竞争程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对银行信贷渠道的结构性影响的分析,可以助益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本章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有加强作用。第四章从中观层面研究银行业集中度与产业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选取2003-2017年间100余家商业银行和39个工业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国有企业,另外一类则为年收入在500万以上的非国有企业。通过对上述两类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银行业对产业增长的作用路径主要是依靠非技术性的资源再配置,而非技术层面的推动。在工业行业的资源再配置中,银行业集中度和竞争度都存在着显著的正效应。相比较而言,集中度所带来的正效应要大于竞争所带来的正效应。从一个中观视域来检视,在资源再配置中,集中度的配置效应被竞争性这一因素大大削弱。这样的情况造成的不良后果便是,银行业无法充分发挥其信息甄别功能。从银行业集中度对产业增长效应的弹性角度来看,信息透明的行业显然弹性更高,而信息不透明的行业则弹性较低。由此可见,对于银行业集中度提升问题,不可片面的看待。其实,我国当前银行业集中度的情况,是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契合的。通过提升银行业集中度,可以充分发挥银行的信息甄别功能,从而可以提升银行业对企业和项目的筛选能力,继而推动优质的资源流向优质的企业,从而促使我国经济调结构、提质量。第五章从微观层面研究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与企业投资的关系。本章着手解决的问题是“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研究该问题,本章采取面板数据分析法,实证检验了银行业集中度的变化对企业投资期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业集中度的上升会挤出企业的短期投资,但会推动长期投资。而集中度的下降会推动企业的短期投资,但不利于长期投资。第六章从微观层面研究银行业集中度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本章致力于回答“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业风险的关系”,通过构建风险度量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部分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对前面章节的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就银行业集中度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从资源再配置的角度来看,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与资源再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随着银行业竞争度的进一步提升,其对资源再配置的效果会相应减弱,且大型工业企业对这一正效应更敏感。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一般来说,随着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的长期投资力度会增加,而短期投资的力度则会减少;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强化银行渠道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继而影响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银行的贷款资产与非贷款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会随着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减弱。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间接融资渠道,从而增强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在银行市场中,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风险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总体上来说,中国银行业需要保持适度集中。本文的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的文献中,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单一的国家或省际对照层面展开,鲜有学者尝试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即同时从经济增长、货币信贷传导、产业发展、企业投资和风险承担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此外,从地区间的差异角度出发进行比较研究,也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视角。有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侧重分析对我国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货币信贷传导、产业发展、企业投资和风险承担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增强了保持银行业适度集中结论的解释力。第二,在现有的研究中,极少有学者以一个总括性的视域,涵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全方位地探究银行业集中度产生的经济效应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检索和梳理,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丰富了银行业集中度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作用路径研究。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下,探讨了优化银行业集中度所带来的正向经济效应的问题,并探究了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的边界,以确保银行业集中度维持在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框架内,为有效调控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差异化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第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梳理了诸多的文献理论与经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型展开了推导演绎。分析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增长、货币信贷政策、企业投资、以及银行经营效率间的关系与结论。从实证层面对上述关联关系及内在的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探讨了银行业集中度在各影响因素中起到重要渠道作用。国内文献对于上述关系的研究较多,但仍缺少完整系统论述、探讨的内容,对实证探讨的内容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二:第一,本文从经济增长、货币信贷传导、产业增长、企业投资以及风险承担等方面对银行业集中度的经济效应及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比如说保持适度集中,这个度如何衡量和把握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第二,本文所选用的经济增长、货币信贷传导、产业发展、企业投资以及风险承担的相关指标是否能够完全代表所要研究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近段时期城市建设的放缓,以及"美丽新村"打造的热潮,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介入乡村建设以及乡土景观的营造,给学界带来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但同时也伴随着景观过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除了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让人泪如雨下之外,唯美震撼的音乐也让人难以忘怀。贯穿于整部影片的背景音乐是由国内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先生参与主创的。
期刊
中国立法规定行政复议和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原则,主要基于五大理论基础:行政行为效力、行政管理特性、公益至上、学习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和相对人行为的危害性。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尚不足十年,存在很多亟待解决和完善的方面。因此,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自2011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联合下发"营改增"试点方案,截至2014年6月,已将"营改增"的范围推广到全国试行。目前,"营改增"
本文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目的 ] 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病毒载量间的一致性 ,供临床应用选择方法时参考。[方法 ] 在上海地区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 (AIDS)病人采集 91份标本 ,
党的十六大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要实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依靠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作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基础,则全面进入小康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涉及教育思想和观念,包括:教育的本质观、价值观和功能观,还包括课程设置与教学、学科以及专业的关系等理论认知层面。本研究在探讨了课程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