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处于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中,主流与非主流同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形势,胡锦涛同志提出“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对高校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党经过几十年的成功实践,已经赢得了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可。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中还存-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有分歧;②部分大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认识不足;③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统一。这些情况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值得深思。唯物辩证法提示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外因,又要看到内因,坚持外因和内因相结合。文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环境系统薄弱是外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是内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端接受和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转化为自身“意识形态能量”的态度和能力。根据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优化和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环境系统和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对策思考。结语部分通过对如何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谨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倾向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认识,在深化中心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第二章第一节聚焦于阐释相关核心概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二节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关系和辨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解。第三章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评价标准,对照评价标准和相关文献材料,总结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第四章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薄弱和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是影响功能发挥的外因和内因。第五章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对策。第一节论述了优化和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的路径,第二节论述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途径。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提出要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谨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倾向,深化中心,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