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ES和ECC的混合加密算法研究

来源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kk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全球化,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领域的重点关注及研究对象,大到国家国防机密信息,小到公司内部信息数据,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保证信息的机密性。信息的全球化如今给政治、军事与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程度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跟紧脚步,加紧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将改进后的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与ECC(Elliptic Curves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结合以获得一种新的混合加密方案,实现了互补设计。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AES算法和ECC算法,分析了这两种算法的设计原理以及加密流程,并进行分析比较。AES作为对称密码算法运算速度快,分组和密钥长度设计灵活,但存在密钥存储、管理与分发困难的缺陷。ECC作为非对称密码算法,不仅安全性高,还能解决AES密钥管理问题,但不适用于加密大数据消息。(2)针对AES算法S盒的代数特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优化设计。在非线性度和差分均匀度达到原始S盒性能的基础之上,改进后S盒的仿射变换周期增加到16,输出周期遍历全空间256。重构后的S盒和逆S盒的代数表达式项数分别增加到253和254,提高了代数表达式复杂度。且改进后S盒的雪崩效应较初始S盒更接近0.5,此时雪崩效应均值约为0.5046,增加了S盒的扩散性,从而提升了算法整体的安全性。(3)提出将AES和ECC这两种经典优秀的加密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加密算法模型,通过该两种算法各自优势的结合,形成了一个互补设计。并研究了数字签名的基础概念与相关原理,利用了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实现数字签名与签名认证,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完整性。(4)设计并实现基于AES和ECC的混合加密算法,此方案符合互联网通信的加密机制,能有效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风险,实现了数据加密过程中的高效性与机密性。最后将重新优化的混合密码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通过安全性和效率的角度验证了其可靠性。
其他文献
文本资源、图表和学生活动是语文学习任务主要载体形式,分类探讨其实践偏差和优化策略,有利于深入贯彻课标要求,提高任务型语文教学质量。教材教学中使用课外文本资源,须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合理性;学习项目中使用文本资源,宜遵循“难度递增,渐撤支持”的原则。作为统计或建构信息的可视化工具,图表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制表要系统思考教学用途、提取何种信息、如何提取以及分类、排序等问题;绘制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常用图示,
期刊
“专题学习”和“通读指导”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两种常见教法。专题学习重视思维训练,追求阅读理解的深度;通读指导重视阅读过程,追求整全的阅读经验。评判两种教法优劣,要看特定情境下的教学目的和对师生的适用性,但不论何种方法,都应坚持以审美鉴赏为中心的阅读路向。以通读指导为教学设计主线,把专题学习作为主线上的重要节点,或可实现两种教法的深度结合。
期刊
随着云计算、5G、大数据、超清视频等新型业务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趋势,数据中心需要处理的数据流量急剧攀升,原有的100G通信系统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其需求,迫使数据中心从100G向更高速率和更高带宽的400G发展,如今400G以太网的大规模部署已然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新型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建设的必然趋势。数据中心光通信网络的建设离不开光模块,光模块主要在光通信网络中负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是信号在电域
学位
21世纪是信息迅速传递的时代,移动通讯网络的5G技术日益成熟,开始在商业、工业上应用,高容量、远距离的通信传输技术是光纤通信系统研究的核心技术。超长跨距传输系统不需要建设电能供给的中继站,可以降低超长跨距传输系统的工作环境要求,适用于部分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针对高功率远程泵浦传输系统的入纤光功率和传输距离受限问题。基于随机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本文创新性提出新型远程泵浦传输方案。具体研究工
学位
由于社会飞速的发展,网络在生活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而如何针对当前的网络进行新一代运维成为了目前重要的问题。故障快速定位以及故障预测的研究对于运维领域而言属于重点研究方向。在生活中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而产生的故障也越来越多,缺少智能化的定位技术难以从众多故障中找到真正的源头。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思想,利用海量历史告警数据,挖掘告警间关联规则,以此来对之前的定位技术进行优化,能够加强运维的能力;与
学位
随着近几年通信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用户对接入网的需求越来越高。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在大力发展光纤接入建设。主要特征为综合接入的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GPON(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技术作为PON技术中发展比较完善也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一个分支,在全球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用户数的提高以及高宽带业务的需求导致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维护GPON设备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清除无
学位
传统依赖人工排障的方法很难及时从海量告警中找到能够解决故障的有用信息来修复故障。在如今这样的信息化时代,即使只是短暂的服务中断,也必将使数据传输受到影响,因此,光网络中快速精准的故障溯源是保障光网络服务正常运行和业务数据完整可靠传输的基础。深度学习技术具备强特征学习能力,利用其对光网络告警和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是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且具有实际工程价值。论文基于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技术,针对光网络告警相
学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航运业拟定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其中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的能效标准;另一方面,在船舶营运成本中占据最大比例的燃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节能减排已是促进航运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选取了一艘40万吨的大型远洋船舶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历史航行数据作为基础,结合船舶受力等船舶理论知识,建立船舶能效管理模型。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气象
学位
电通讯信的发展和数据通信的大量增加使得人们用宽带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大。光纤通讯系统一直是解决高速数据速率的和长途和短途传输海量数据传输系统一个有效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光纤通信提供相对较大带宽。此外,与传统的电通信相比,使用光进行的传输保持了无串扰,抗电磁干扰,易于实施和持久耐用等优越的优势。目前光接收机主要用于10G PON设备,而25G PON跟50G PON由于技术挑战短期内不能得到大量
学位
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以及5G、6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人类所需数据量呈指数式的增长,这对网络数据通信的速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光互连具有频带宽、抗干扰、大容量、低功耗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电互连瓶颈的最佳解决方案,光进铜退已成为共识,硅基光电子技术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光互连技术。光电探测器是光互连中最为重要的光电转换器件之一,直接决定了光互连系统的传输速率。因此,高速光电探测器和高功率光电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