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pa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步入老龄化比较早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且老龄化程度还在加剧,但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并没有随之提高,整体退休年龄偏低,加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程度不断扩大,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挑战,暴露出可持续性弱、公平性不足、统筹层次低等问题,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和改革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居民退出劳动力市场后的晚年生活。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的影响,理清该制度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不仅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与养老保险制度密切相关的退休制度改革提供思路,使得两种制度能够配套改革,更切合我国现实与保障民生。本文首先是理论分析,界定了社会养老保险与退休决策的相关概念,整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持久收入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推导得出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影响的机理:社会养老保险通过影响收入、收入再分配、分散风险影响退休决策。理论分析之后,本文第二章回顾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退休情况的现状。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分为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改革推广以及改革深化四个阶段。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可以主要概括为四点:参保率逐步提高,覆盖程度进一步提升;支柱地位明显,基金福利性凸显;基金累计结余逐年上升,但增长率逐年下降;城乡与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退休情况现状也具有整体退休年龄偏低、退休年龄具有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三个特点。在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章展开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提前退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激励作用,能够增大提前退休的概率,提高退休倾向与退休意愿;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的影响具有城乡及性别差异,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退休决策的影响较农村居民大,对女性群体退休决策的影响较男性群体大;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群体退休决策的影响更大。结合现状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增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多渠道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二是缩小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出台更公平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能力,积极应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压力;四是养老保险制度应与退休制度配套改革,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情,使得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的同时能够减轻延迟退休制度实行的阻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我国目前直接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的影响较少,本文以社会养老保险作为解释变量,退休决策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探讨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决策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第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考虑到我国国内相关研究的细致性较差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实特点,本文进行分样本的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的细致性。
其他文献
随着传感网、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对于构成该类网络的传感节点的供电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诸如桥梁、输油管线、道路围栏等供电受限场所,如何利用监测场所
准确测量实时油耗对于内燃机车的维护保养和降低运行成本十分重要。记录仪通过半导体差压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进油和回油管中柴油的流量和温度,修正为柴油的标准状
患者胡德宽,男性,72岁,本院职工,住院号950536。因腹胀、食欲减退、尿黄1个月住院。此间伴有皮肤瘙痒、便溏,无发热,无腹痛,精神睡眠正常。1966年曾患肝炎;1991年体检发现乙
本文从党史角度入手,通过比较分析,从三个方面明确阐述了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的历史性转折的伟大作用。这对于我们深入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