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针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改中有关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而做的一次作业改革尝试的案例分析。根据上海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笔者设计了初一思想品德亲子互动作业,拟借助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学科教育,并在S校初一8班进行了相关的案例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作业现状,说明了初一思想品德课亲子作业设想产生的背景。接着笔者考察了国内外关于亲子互动作业研究发展的动态,指出相关研究可供借鉴之处和本案例的创新之处。然后从多角度分析了本案例研究的必要性。提出本案例的基本研究目标是:亲子作业在实现初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中的作用;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亲子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其次,根据案例研究论文的要求,阐述了本案例的研究方法:选择案例的方式和原因、进入案例现场的方式、与被研究者建立和保持关系的方式和方法、与被研究者保持关系的方式和方法、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关于本案例研究伦理的考虑等。再次,描述了在s校初一8班进行思想品德课亲子作业研究的整个过程:准备、实施、总结阶段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过程和结果。重点分析了第一次亲子作业的设计,如设计原则,作业的目标、内容和题型的设计。最后谈到了亲子作业施行的诸多条件。第四,对于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说明亲子作业所贯彻的理念是建立在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指出本案例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和家长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自我评议。第五,对本案例研究进行总结:案例研究证明初一思想品德亲子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能起到构架亲子交流的桥梁作用,并且协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同时提出了下一轮初一思想品德课亲子互动作业实践的再思考:如何去形式化、如何解决学生完成亲子作业的质量保证和保护隐私的两难问题、对于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如何正确引导,以及亲子作业评价方式的改进和进一步在作业中拓展家庭教育成功经验的分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