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液凝固过程中微观偏析和钛氧物夹杂生成的耦合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69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的性能受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强烈影响,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却无法完全去除。本课题研究钢液凝固过程中夹杂物的生成机理,就是使人们能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有效控制,变害为利。 在本研究工作中,根据钢液凝固时元素在固液界面的偏析,并结合溶质元素在固、液相中的有限扩散,建立了钢液凝固过程中微观偏析和钛氧夹杂生成的耦合模型。模型计算表明:由于钛氧夹杂的生成,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的微观偏析程度得到较大抑制;控制适当的氧含量,有利于夹杂物均匀分布;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夹杂物数量增加,尺寸变小。当控制在目前薄板坯条件下,夹杂长大半径仅达0.58μm,夹杂物数量,尺寸可弥散分布于钢中,有利于性能的改善。 通过单向凝固实验,应用金相分析和SEM分析,初步探索了在不同拉速下凝固过程中夹杂物生成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初始成分下冷却速率对夹杂物的生成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夹杂物生成的数量影响很大;在96μm/s的拉速下,实验得到的凝固过程中生成的钛氧化物直径为1μm左右且分布较均匀,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凝固过程中夹杂物有效控制。实验结果与本模型计算的情况基本相符。耦合模型的建立,较之先前的单一模型有所完善,有实际与理论意义。它为钢铁生产中对凝固过程中夹杂物生成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他文献
肺血栓栓塞症是全身静脉栓子和右心栓子侵入肺循环所导致的肺动脉堵塞。肺栓塞栓子多来自下腔静脉,由腿部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发病率非常高,肺动脉栓塞是手术住院病人死亡的
当今,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是世界炼钢法的主流,转炉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70%以上。在转炉控制方面,应用质谱仪对转炉炉气成分进行在线检测,从而利用炉气分析模型对吹炼过程进行实时
钒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航空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在中国,钒钛磁铁矿是目前提钒的主要矿物资源。钒钛磁铁矿提钒采用高炉还原-转炉氧化-钒渣焙烧浸出
钛是一种战略资源,其储量比较丰富,含钛产品在国防与国民经济各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随着钛工业的发展,天然金红石日益枯竭,品位较低但储量丰富的钛铁矿引起了产业界的关注。
本论文对金属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的原理即火花光谱的单次放电数字解析技术(Single Discharge Analysis,SDA)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采用火花光谱的无预燃单次放电数字解析
骨髓细胞涂片和血液涂片显微镜检查是医学临床检验学重要的常规检查项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微机图像分析系统进入了生物医学的细胞形态学研究,并为细胞形
为了降低碱金属对高炉的危害,保证高炉冶炼顺行,依据广钢现场高炉渣成分,用纯化学试剂配制炉渣,系统地研究了高炉含碱炉渣钾钠容量,硫容量,粘度和熔化性温度。采用气-渣平衡
本文介绍了一种成分类似于硫化铜矿的洗净残渣的湿法处理工艺。主要流程包括浸出、净化、置换、结晶、干燥。此流程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软锰矿作氧化剂,酸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