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描述视频编码中的联合采样与树形预测算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ccdddddccccc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和视频通信正逐步成为通信的主要业务。视频信息的庞大数据量和信道带宽的限制迫使视频通信数据通常要经过压缩编码,而压缩数据对传输过程中的差错非常敏感,会造成误码环境下重建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如何在误码环境下保证解码端重建视频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多描述编码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紧密结合当前的视频编码研究中的新技术对目前多描述算法中存在的冗余度过高和误差传播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多描述算法中冗余度过高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双向预测帧和时间可伸缩编码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联合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算法。该算法通过使用先进的双向预测帧技术将空域采样和时域采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把分层可扩展编码的思想应用到多描述算法中。算法对序列中的I帧和P帧采用空域下采样,对B帧采用时域下采样;并对P帧和B帧使用了不同的预测策略。实验证明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多描述算法的冗余度。 针对多描述算法中存在的误差传播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树形预测算法,该算法从如何控制误差的传播范围入手,针对视频序列组建立一棵预测树,树中的结点与图片组中的帧一一对应;预测树表示视频序列组中各帧之间的参考关系。实验证明这种树形预测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由丢包及传输错误所引起的误差传播现象,提高视频的主客观质量。此外,还可以根据预测树的结构将序列中的各帧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帧实施不同的编码策略,从而可更加灵活有效地控制码率。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数字高清晰电视的逐步应用以及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扩展,图像、视频的编码与传输技术成为当今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热点。其中,多描述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但是,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给传统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实现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首先,在企业级应用中,便件系统集成
音频编码技术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网络音频、数字声音广播和家庭AV影院中音频编码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在音频编码标准方面,MPEG组织推出的音频编码标准应
构件技术的一个目标是构件具有平台无关性。一个开发好的构件,理想情况下,应该可以在任意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上独立部署,正常运行。但是构件技术最初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虚拟机技
近年来,作为发电机组的核心部分——汽轮发电机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保障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需要配备一整套测量精确、高可靠性的监视保护系统。正由于这样
网络性能是计算机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网络性能评价和改进一直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方面,数据网络传输自相似特征的发现,打破了原有的对数据流量短相关的基本
数据库自然语言接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分支,它的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让用户直接使用自然语言访问数据库。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数据库自然语言接口已经取
基因芯片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基因芯片使得同时研究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成为可能。如何对基因芯片实验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己成
随着网络和Internet的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各种类型的设备正在源源不断地加入到网络之中,网络的使用与维护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人们希望设备和软件组件接入网络时,能够无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对安全的需要,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在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人们正在研究和使用的生物特征包括人脸、虹膜、指纹、掌纹、声音、步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