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14和CD31-MV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met-alloproteinase-14 MMP-14)和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31-microvascular density)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临床意义。简要分析MMP-14和CD31-MVD与结直肠癌肿瘤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相关性,以期为今后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20例正常切缘组织中MMP-14和CD31-MVD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2.采用q RT-PCR的方法检测20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切缘组织中MMP-14m 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3.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MP-14和CD31与结直肠肿瘤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MP-14阳性表达率以及CD31-MVD值明显高于正常切缘组织(P<0.05)。2.MMP-14的表达及CD31-MVD值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3.MMP-14的表达与CD31-MVD呈正相关(P<0.05)。4.结直肠癌组织中MMP-14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切缘组织(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MMP-14的高表达和CD31标记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检测MMP-14和CD31-MVD值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的民营小企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根据目前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以及其工作现状,本文讨论了在民营小企业当中会计核算存在的一些问题,并
近年来社会生源逐渐萎缩,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大于入校人数已成为客观现实,各类生源层次、文化修养、文明程度参差不齐,各种不良风气、不良习惯也带进校园,直接影响到构建和谐校
笔者以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动态研究生命周期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公司治理层面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对盈余管
商标翻译是翻译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国际化的商标应具有合法性、独创性、全球语言文化适宜性。本文以我国出口名牌商标译名为研究对象,在个案研究和对比分
目前乡村振兴已转向具体的理论研究,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囿于政策衔接机制探讨、乡村振兴具体议题的理论阐述和单一理论视域的乡村振兴解读,亟待深入开拓。国际农政问题研究已
转型期我国将创新驱动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然而技术创新过程中衍生出的责任结构错位、阶段性价值冲突等科技伦理问题亟待研究。基于责任式创新研究视角,首先引入建构
目的:检测2011年01月01日至2016年01月0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后,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胰腺肿瘤的肿瘤组织中Ki67、P16、CK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胰腺恶性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