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郑汴一体化城市区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随着中原经济区被上升为国家及发展战略,该城市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长足的进步,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系统破坏问题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必须审慎思考如何处理当前发展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郑汴一体化城市区可持续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树立一个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本文运用基于能值改进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首次建立郑汴一体化城市区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该区域2005——2011年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进行定量分析,对人类劳务与进出口生态生态承载力加以研究,并选取能较好反映“生态-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万元GDP生态足迹、人均协调系数等科学指标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郑汴一体化城市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1年间郑汴一体化城市区一直呈现比较严重的生态赤字,且赤字呈现上升趋势。该区域生态足迹所占比重最大的为耕地足迹、化石能源用地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并且后两者上升格外迅猛。与此同时,该区域生态承载力发展平缓。当地人口劳务生态承载力不断提高,同时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当地出口生态承载力始终大于进口生态承载力,说明当地为其他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分析阻碍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本文对如何控制该区域生态赤字,促进郑汴一体化城市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图19幅,表26个,参考文献8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