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课题。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近几年教育界对民族精神的培养问题十分关注,大家普遍关注到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培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对于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现状的关注不够。本课题研究希望引起教育理论界对此问题的重视,并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提高探索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提高民族精神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使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思想认识保持健康的发展方向。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现状、若干理论问题等进行了比较全面具体的研究。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以对民族精神的涵义分析为依托,以中外学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思想理论作为理论借鉴和理论指导,并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阐明了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应把握的理论问题。这是本文的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分析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状况。关于大学生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的现实状况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薄弱环节,目前基本没有全面而且具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这是本选题的研究难点。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大学本研学生做了一次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状况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思想认识状况有可一个基本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第三部分,探讨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若干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归宿。在此问题中笔者主要研究了培育民族精神应坚持的原则、应突出的重要内容、应采取的方法和应通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