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识读区别于传统识读,是扩大的识读方式,也是多模态化的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主要包括多媒体熟练操作能力、多模态设计能力、内容协调能力和连贯控制能力。多元识读能力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的能力。而多模态展示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本研究以某校大学英语学生的课堂多模态语篇为研究材料,开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通过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分析了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意识及水平,并试图探讨学生群体内部的多元识读能力的特点及差异,以及学生多元识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期望为一线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关于学生多元识读意识和能力的具体信息,以使多模态课堂更为有效。综合分析学生多模态文本,发现学生在语类的选择以及模态选择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倾向性。语类选择上,学生使用最多的是直观性语类和提示性语类;模态选择上,学生偏好语言模态中的声音、文字、点句,元语言模态中的语调、停顿、重音,以及非语言模态中的图片、颜色、模板、目光注视。研究发现大学生多元识读意识与多元识读能力发展不平衡,二者存在剪刀差。学生多元识读意识水平总体较强,但多元识读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按照三个层次划分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发现不同层次学生,较高水平者、中等水平者、低水平者,多媒体熟练操作能力普遍较高,然而从设计、内容、连贯三个维度看,学生多元识读水平偏低。其中,在设计、内容两个维度差异最为显著。中等水平者在学生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大,其多元识读存在的问题最具代表性。学生模态交互处理不理想,再设计的意识不强,存在模态过度使用、内容准确度不高、连贯水平较低等问题。此外,研究发现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受到学生语言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教师明确指导等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