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的工作绩效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随着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问题成为了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为止,学术界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但是由于研究情境的不同,使得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甚至出现了研究结果完全相悖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不利于研究者对二者关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同时也不利于指导组织实践活动。基于此,本研究选用元分析的方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再分析,试图理清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同时探索了职业类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纳入了 2002-2018年共79篇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实证研究文献,选取相关系数作为效应值,通过合并效应值的方法得出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一般性结果。同时验证了情绪智力和工作绩效维度分效应的关系值。另外,将纳入研究文献的研究群体分为公务员、服务业从业人员、管理者、护士、教师、军人、销售、专业技术人员八大职业。利用亚组分析对职业类型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呈高度显著正相关关系(r=0.481)。情绪智力是工作绩效重要的前因变量,对工作绩效起着重要的预测作用。(2)能力情绪智力与任务绩效呈高度显著正相关(r=0.420,P<0.001);能力情绪智力与周边绩效呈高度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8,P<0.001);特质情绪智力与任务绩效之间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关系(r=0.369,P<0.001);特质情绪智力与周边绩效之间呈高度显著正相关(r=0.482,P<0.001)。(3)职业类型在情绪智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其中护士和公务员两个职业类别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最大(r=0.571,p<0.001);军人群体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最小(r=0.313,p<0.001)。本研究结果理清了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验证了职业类型的调节效应,为今后研究者们深入研究二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