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史家之一,历任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牛津大学斯莱德教授、英国艺术委员会主席等。面对20世纪西方世界在社会、思想和艺术领域的剧烈变革和内在矛盾,克拉克以其学术实践做出了回应。20世纪,针对启蒙现代性所奠定的工具理性思维及其后果,西方思想界展开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种种"文化现代性"方案。在克拉克的思想中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现代性"立场,其核心是西方古典传统中的"整体性"思想和人文主义传统中的"通才"理想。克拉克立足于现代性语境,对这些古典思想资源进行了现代转化。他强调社会生活的有机整体性,人类历史的连续性,人的完整性以及艺术经验的完整性,力图以艺术经验来克服启蒙现代性所造成的种种分化、断裂和冲突。"古典的现代性"与韦伯和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激进的现代性"理论有所不同,后者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相互呼应,影响甚大,却在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缔造了鸿沟,削弱了艺术经验的丰富内涵以及艺术对社会的"介入"功能,且割断了与历史文化传统的联系。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现代性问题时,克拉克所代表的古典的现代性更具有历史启示。克拉克的艺术史论思想和艺术类型研究都立足于"古典的现代性"立场。就艺术史论而言,克拉克对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主义艺术史及其局限做出了全面的反思,力图恢复布克哈特所建立的文化史研究范式和古典学传统,借助艺术史阐明古典文化在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层面上的保存、传播和转化,重申欧洲文化传统的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在空间层面上,克拉克试图澄清近代以来"地方风格"概念的辩证内涵,阐明古代文化遗产的传播对西方艺术史的影响,反思隐含在艺术史叙事中的民族主义思潮,重建"泛欧洲"的文化传统意识。在时间层面上,克拉克通过对裸像和风景画史的研究,重新审视了古代文化遗产的价值,梳理了古典传统的历史演变过程,既回应了艺术史中种种形式的历史断裂论,也剖析了现代主义对古典传统的颠覆性变革,即古典传统的真正危机。克拉克是西方艺术史上第一位对裸像和风景画的历史做出全面研究的艺术史家。克拉克认为,裸像的历史体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尽管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裸像不断朝向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但始终没有脱离古典传统。然而,在现代主义和先锋派艺术家笔下,这一传统遭到了激进的变革,折射出古典传统的危机。克拉克的风景画史研究,一方面追溯了风景画与古典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风景画的发展过程在现代艺术的诞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透过风景画,呈现了西方文化中不断演变的自然观念史。事实上,对于当代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危机和亟需重建的"生态美学"思想而言,风景画所体现的"如画"观念和气象危机意识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