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办仓南街社区的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重点研究社区随迁老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状况,并分析引起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效果,为随迁老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探索。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办仓南街社区的312名随迁老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讨论引起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将轻度焦虑(50≤SAS标准分≤59)、轻度抑郁(11≤GDS标准分≤20)的随迁老人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对照组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心理教育,对干预组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心理教育和团体心理治疗,整个干预周期持续8周。针对轻度焦虑组的随迁老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末、8周末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并且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针对轻度抑郁组的随迁老人对照组和干预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末、8周末均进行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并且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1.符合纳入标准的随迁老人为302名,焦虑障碍的总检出率为27.5%,抑郁障碍的总检出率为16.5%;其中有轻度焦虑(50≤SAS标准分≤59)的随迁老人56名,有轻度抑郁(11≤GDS标准分≤20)的随迁老人46名;2.在本研究中通过统计学数据分析发现,影响随迁老人出现焦虑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家庭关系满意度、生活来源、医疗保障及人际交往;影响随迁老人出现抑郁的主要因素为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满意度、家庭角色转变、子女忽视及生活习惯改变。3.存在轻度焦虑的随迁老人中,对照组随迁老人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在干预后4周末、8周末无明显下降,干预组随迁老人在干预后4周末、8周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存在轻度抑郁的随迁老人中,对照组随迁老人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在干预后4周末、8周末无明显下降,干预组随迁老人在干预后4周末、8周末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普通老人群体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引起随迁老人焦虑抑郁出现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特殊性,是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产物。3.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改善随迁老人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建心理防御机制。4.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健康、安全、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改善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的情况有明显效果,也可以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社会积极开展随迁老人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