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加工番茄生产基地,其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约占世界产量的10%。随着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和从国内外频繁、大量引种,新疆加工番茄细菌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因此生产上急需查明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以便为防治提供依据。通过两年来对石河子、昌吉、博乐等地加工番茄细菌病害的大量调查和鉴定,基本搞清了新疆加工番茄主要有3种细菌性病害:即番茄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番茄细菌性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esicatoria))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Clavibacter michis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在新疆首次比较系统的鉴定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及相关生物学特性,发现该病在博乐地区、石河子地区的番茄种植区普遍发生;而加工番茄细菌性疮痂病2004年在昌吉地区、石河子地区的种植区发生也比较普遍;番茄溃疡病以前在石河子地区发生较多,但近三年在北疆加工番茄种植区未见发生。田间调查发现细菌病害在重茬地和多雨年份较重,如4~5月份移栽时多雨可造成病害在苗期大发生,6~7月份多雨,病害在果实上形成病斑,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商品率,因此雨后是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关键时期。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病原进行快速鉴定,证明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用引物P3(+)、P4(-)可以得到一条大小为1476bp的特异性条带,番茄细菌性溃疡用CMM5、CMM6可以扩增出一条大小为614bp的特异性条带,这为病害的快速诊断打下了基础,但利用引物RST65和RST69对番茄细菌性疮痂病进行鉴定,没有得到预期420bp的目标条带,故对细菌性疮痂病的快速检测还有待继续研究。收集新疆加工番茄的18个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进行抗性鉴定,查明红帆为耐病品种,红运和红宝3号为感病品种,其余为高感品种;同时也用上述18个品种对细菌性疮痂病进行抗性鉴定,查明红杂31和红杂34为耐病品种,红运、红宝3号及红箭为感病品种,其余均为高感品种;通过室内和盆栽药剂防治实验,筛选出了对这两种细菌病害比较有效的化学药剂,对这些病害的大田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