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状态下非急性期主观性耳鸣声治疗疗效分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irl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鸣是可以在任何时候、或仅在某些特定时候或场景,患者听到的无意义的声音。耳鸣发病率较高,且不同的研究报道的耳鸣患病率的数值存在差异,但一致认为耳鸣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直至达到平衡,在超过某一年龄段后下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耳鸣患者约占人群的10%-20%,其中约1%-2%的耳鸣患者认为耳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主观性耳鸣通常只有患者自己描述为一种或多种声音,但是,一般来说,主观性耳鸣没有任何可察觉的相关体征,且目前尚无任何客观方法或手段检测到患者描述的耳鸣声,亦无任何检查区分不同形式的主观性耳鸣,同样,声音刺激并不能诱发相同的感觉。严重耳鸣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这些症状使耳鸣加重,耳鸣又使这些症状更明显,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使耳鸣顽固存在。耳鸣对患者的影响不仅仅是耳鸣本身的影响,更是耳鸣的伴随的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反应的影响,且耳鸣的负性心理的影响比耳鸣本身的损害更为严重。主观性耳鸣有不同形式,可能是一组疾病而不是单一疾病。这成为理解其病理过程以及发展有效治疗的主要障碍。耳鸣病理及机制的相关假设不断涌现,也不断被抛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耳鸣的病理开始可能与耳有关,而绝大多数持续恼人的主观性耳鸣的病变位置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目前临床上治疗耳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传统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改善听力的药物)、外科手术治疗、声治疗、掩蔽治疗、耳鸣习服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治疗、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有效的病因治疗尚缺乏,对耳鸣的临床研究重点更多的是患者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治疗也更加强调减轻耳鸣的同时矫正患者的负性心理和其他伴随症状,注重改善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声音刺激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耳蜗损伤可以降低听觉中枢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耳蜗损伤后诱发耳蜗神经内的自发活动(SA)的变化,可诱发耳鸣。外周病变引起的输入降低可能触发中枢变化,这些中枢性变化可能导致异常的神经活动诱发耳鸣。声刺激的基本原理就是基于此,即意在逆转由输入降低诱发的中枢性变化。给予的听觉刺激的声音可以是外界环境的自然声音如海浪声、流水声、瀑布声、雨声、森林鸟鸣等,也可以是定制的声音,定制声更多选择与耳鸣主调主频一致的窄带噪声,可对患者进行完全或不全掩蔽治疗。听力学检查结果通常不能反映耳鸣的差异,所以,不需要定期重复测试。大脑重塑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因此,所需的治疗持续时间在患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一般耳鸣要达到有效缓解至少需要6-8个月的持续声治疗。第一部分主观性耳鸣患者耳鸣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目的:通过问卷形式分析耳鸣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耳鸣患者焦虑、抑郁与耳鸣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中早期发现和诊断其相关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以耳鸣为第一主诉、主观性非急性期的耳鸣患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采集和耳鸣心理声学测试,采用耳鸣残疾量化表(TH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耳鸣严重程度和心理状态评估,用SPSS24.0对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男性166例,女性218例;年龄18-78岁,平均45.62±14.53岁;病程3个月-50年,平均4.10±6.61年;2.耳鸣侧别:左侧123例,右侧107例,双侧130例,颅鸣24例;耳鸣匹配:纯音276例,窄带噪声76例,白噪声9例,啭音5例,其他声音18例;耳鸣频率:低中频(<4000Hz)216例,高频(≥4000Hz)168例;耳鸣响度:小于5dBSL221例,6-10dBSL99例,11-15dBSL50例,大于15dBSL14例;耳鸣伴听力下降255例,其中轻度下降177例,中度下降71例,重度下降4例,极重度下降3例,听力正常者129例。3.耳鸣患者的THI评分结果为:1级72例,2级116例(轻度耳鸣188例),3级134例,4级55例,5级7例(中重度耳鸣196例)。SAS评分结果为小于50分212例,大于等于50分172例。SDS评分结果为:小于53分205例,大于等于53分179例。4.男女患者在THI、SAS、SDS得分上无明显差异。听力情况、SAS和SDS得分与耳鸣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1.耳鸣患者多伴有听力障碍。2.耳鸣严重程度多集中在轻度和中度,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耳鸣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第二部分主观性耳鸣患者声治疗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的变化及对耳鸣的适应程度,分析两类声音治疗耳鸣的疗效,同时探索不同心理状态对耳鸣治疗疗效的影响,为耳鸣的个性化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384例非急性期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耳鸣心理声学测试及心理评估,其中残余抑制试验阴性290例,阳性88例,反弹6例。随机将残余抑制试验阴性290例中的105例纳入类掩蔽组(共193例),其余185例与反弹6例纳入类习服组(共191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进行耳鸣残疾量化表THI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比较不同时间段耳鸣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心理状态及比较两种声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1.类掩蔽治疗组治疗前后THI得分差与类习服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的THI得分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5,P=0.192)。2.类掩蔽治疗组残余抑制试验阴性治疗前后平均THI得分差为-15.18±7.35,类习服治疗组残余抑制试验阴性治疗前后的平均THI评分差为-13.24±9.9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58,P=0.081)。3.治疗1个月时,类掩蔽组总有效率为65.28%,类习服组总有效率为39.79%,类掩蔽组疗效优于类习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6,P=0.000);治疗3个月时,类掩蔽组总有效率为74.09%,类习服组总有效率为62.3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6.155,P=0.013)。治疗6个月时,类掩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1%,类习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86%,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147)。4.SAS评分:类掩蔽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相比,χ~2=3.569,p=0.059,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795,p=0.373)。类习服组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0.518,p=0.472),其余按治疗组别的不同时间的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SDS评分:类掩蔽组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080,p=0.149)。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类习服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阶段两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声治疗可以降低耳鸣THI评分。类掩蔽治疗短期疗效优于类习服治疗,类习服治疗长期疗效优于类掩蔽组,但当治疗时间够长,达6个月时,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别。2.耳鸣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状态,且多集中在轻中度。两种声音均可降低耳鸣患者的SAS、SDS评分。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按PCA原理设计的MIMO雷达稀疏直线阵列天线在近场成像时会产生巨大的累积误差等不足,从MIMO线阵雷达近场成像的几何关系直接推导其信号函数表达式,并优化其线阵的稀
为探讨盐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处理对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以"津春四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培养条件下,采用基质培育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 m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3市抽取的6 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
排球是我国高校重点开展的运动项目,因此提高排球知识和技能是体育工作者应该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选择科学合理地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体育教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及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一同突向椎管内,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SM)肛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在广州地区招募MSM者,进行人口学资料、性行为等调查,采集血液及肛门拭子标本行HIV及HPV分
20世纪80年代,随着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化,催生了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民办幼儿园已发展成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民办幼儿园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本文旨在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就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高频层序解释是在测井资料约束下进行地震层位的解释追踪对比,该方法并不适用于少井或无井及低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地区。通过莺歌海盆地A地区典型实例分析,介绍了一种运
本课题主要对单/多喷头系统静电纺聚砜(PSU)纤维的纺丝状态及工艺进行了探讨,并选用聚丙烯腈(PAN)与聚砜(PSU)复合纺丝制备PSU/PAN粗细纤维嵌套的双组分复合纤维膜,研究了热处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