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青光眼影响着全球超过6600万人口,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至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在病理上共同表现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死亡,这是各类型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最终共同通路。由于控制眼压有时并不能完全阻止视神经的损伤,寻找能阻断或延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原发性和(或)继发性损伤的方法,对预防和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制作大白鼠高眼压动物模型,研究和探讨免疫抑制剂FK506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Wistar系的雄性大白鼠30只,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低浓度实验组和高浓度实验组,每组各10只。测量双眼压后,将右眼前房水与35%约30μl的墨汁置换,一般饲养4日后用激光(argon)将右眼房角凝固封闭;5日后将3% Fast Blue 3μl自颅骨面分两处注入4mm深的上丘内。各组中左眼均为无处置对照眼。在激光房角凝固封闭前,实行腹腔内注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1.5ml,低浓度实验组为FK506 0.3 mg. kg-1. bw-1,高浓度实验组为FK506 1.0 mg. kg-1. bw-1。Fast Blue上丘内注入3日后,4%福尔马林(ph 7.4)150ml做全身环流固定,然后摘出眼球剥离出视网膜并制作成病理铺片。显微镜下在距视神经乳头缘1mm处的4个方向作放大50倍的荧光摄影,然后应用用NIH Image 1.63来测定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计算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标识率(右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左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将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标识率再做统计学比较。结果:(1)对照组与两浓度实验组的实验眼在激光房角凝固前后的眼压值及眼压上升的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浓度实验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标识率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增高具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