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大型吊具分布式应变测试系统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lanl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吊具是工矿企业施工作业必备的重型机械设备,通过它可以实现设施或产品的安装、翻转、吊运和装车等操作。它在冶金、港口、航天、建筑、交通、机械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型吊具起吊重物时,要承受很大内应力,负荷较大时吊具会产生明显的变形。因此吊具设计是否合理、工作中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实现安全生产是设计者和用户较为关注的问题。应变电测技术是分析研究机械结构和机械强度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大型吊具强度测试的实际情况,专门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分布式应变测试系统。针对吊具体积庞大、测试现场条件恶劣、干扰强、测点多且位置分散、测试规模大等情况,为保证数据的可靠采集和传输,克服长导线的不良影响,测试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设计,由上位机、数据采集模块及通讯网络构成。系统采用RS485总线技术构建数据采集网络,对测试数据进行采集、管理。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较强,成本低廉,较适于中小规模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模块以RM417作为控制核心,协同传感器(电阻应变计)、信号调理模块(信号转换、放大和滤波等)实现应变信号的采集功能。RM417模块具有较高的转换速率和转换精度,具有RS485通讯接口支持多点数据通信,系统可扩展到16个模块。通信距离最大约为1200m,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每个测点可以就近连接到通讯模块上,有效的缩短了应变计到通讯模块的导线长度,提高了测试精度。上位机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显示,软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通过Labwindos/ 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进行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采集数据的自动处理、数据的实时显示、自动绘制吊具应力应变曲线、数据存储及测试报告的自动生成;采用软硬件抗干扰、模拟和数字滤波等技术,提高了测试精度;系统软件实现了电桥自动调零、单臂电桥的非线性补偿等功能,降低了硬件成本,减少了测试工作量;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便于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大型吊具强度测试中,实现了数据的分散采集和集中处理,避免了人为的读数误差和计算误差,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提高了测试精度和试验效率。系统既可用于大型吊具设计强度测试,也可用于吊具工作中应力监测,还可以应用于其它应力应变测试,如交通,建筑及科研或教学实验等应力测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论文根据2007年8月-2008年7月在甘肃省武威灌溉试验站进行的春小麦大田实验,主要根据不同储水灌溉定额、春小麦播种方式及休闲期耕作方式设计了四种处理,通过对土壤蒸发、土壤含水量以及春小麦生态生理指标和产量观测分析,研究了休闲期蒸发及耗水规律及注水播种技术,结果表明:1、在农田休闲期采取节水型储水灌溉技术及免耕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本实验条件下,900m3/hm2冬季储水定额,可以减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具有变色灵敏、色泽鲜艳的特点,但易受温度、光照、pH值和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氧化劣变,耐疲劳性差。如何避免光致变色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
为实现同时考虑车载过程及抗力劣化进程非平稳性的在役混凝土桥梁构件时变可靠性评估,首先,联合时域内的动态广义极值分布模型及蒙特卡洛模拟实现对连续非平稳车载过程的极值
本文以列车车钩钩腔配件类零件为应用背景,针对这类零件局部表面要求高耐磨性的特点,采用消失模铸渗技术在ZG310-570的表面制备了一层钒铬复合材料层,并对铸渗复合材料的抗冲击
由于试验场地和试验条件的限制,通常难以建立1∶1比例模型或同比例尺缩小模型,因此在保证原形与模型阻力相似的前提下,根据等效设计理论,在隧道通风模型中安装阻力格栅可以有
水泥混凝土铺面在使用过程中常由于冲刷和沉降产生脱空,进而诱发断板、错台等病害,严重影响铺面使用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振动感知的混凝土铺面板底脱空识别方法,以有效控
材料的凝固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决定材料的性能,对凝固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强磁场作用于金属熔体的凝固过程中将会对熔体流动、晶体的形核和生长、晶粒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