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性”原则出发探讨我国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在我国出现几十年后终于被《劳动合同法》首次予以正式规制。但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伴随着诸多问题与争议却以一种兴盛的发展态势呈现给世人。这些问题与争议有的历史上即存在,有的则是《劳动合同法》颁行之后才产生的,其中就涉及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即《劳动合同法》中确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三性原则的适用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虽然将对派遣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派遣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但其却仅以原则性、非强制性的条款予以表述,且始终未对该条款明确进行定义和解释,从而给劳务派遣行业的适用范围提供了极大的上下空间,在间接促进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劳务派遣市场带来了诸多问题,故此,当前情势下以《劳动合同法》确立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三性”原则入手,对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劳务派遣适用范围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章节概括如下: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及其适用范围的规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状况、派遣行业现实与立法的矛盾分析阐述“三性”原则适用背后的立法不足,引出对劳务派遣适用范围进一步探讨的意义。第二部分,从剖析三性原则确立的原因入手,分析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及采取的立法模式倾向。第三部分,国外经验介绍。主要是对国外及部分地区劳务派遣发展历史及派遣范围的立法情况、立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找出我国劳务派遣适用范围能得以借鉴之处。第四部分,结合对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三性”原则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的分析,提出对劳务派遣适用范围进一步完善的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而近年来物价上涨、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部分城市居民返璞归真,追求更健康、有益的质朴生活,希望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