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式除尘器过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袋式除尘器研究中,降低运行阻力,提高过滤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高过滤效率意味着良好的过滤效果,而高运行阻力会带来巨大的能源浪费。实际运行中,如何解决高过滤效率往往伴随着高过滤阻力这一矛盾,对袋式除尘器进行结构和运行优化,以及优化选择合理的过滤介质,是改善袋式除尘器过滤性能的关键。此外,纤维过滤经典理论的效率公式,以隐函数的形式出现,不便于实际应用;同时此公式只适用于清洁过滤阶段,在含尘过滤阶段无法对过滤效率进行预测;如何对袋式除尘器含尘过滤阶段压力损失进行预测,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各因素单独变化时过滤效率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搭建袋式除尘器过滤性能测试实验台,分别在清洁滤料过滤和含尘滤料过滤两种过滤方式下进行了实验研究。 清洁滤料过滤阶段,就过滤速度对过滤效率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临界过滤速度的存在性。发现在低于临界过滤速度时,可以通过降低过滤速度的方法来实现减阻增效的目的;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分布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滤筒压力损失占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的90%以上。因此,袋式除尘器结构优化的重点应放在滤筒结构优化方面;对清洁滤料过滤效率公式进行显性化处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给出过滤效率的多元回归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在清洁滤料过滤阶段,该回归式可以用来对过滤效率进行预测,为滤料优化选择提供参考。 含尘滤料过滤阶段,测试了入口粉尘浓度、过滤速度等对过滤压力损失的影响。重点对过滤压力损失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合含尘滤料过滤阻力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粉尘层形成越早,纤维层受粉尘侵入越少。加速粉尘层形成可以有效降低含尘过滤阶段压力损失;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给出了三种工业常用滤料在含尘工况下压力损失的关联计算式,该式在预测过滤压力损失、优化过滤运行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含尘滤料过滤效率进行理论推导:以经典过滤理论为基础,结合含尘滤料过滤阶段自身特点,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得出一套含尘纤维层过滤效率计算式。与原有公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过滤开始阶段,当过滤时间t→0时,该公式与经典过滤效率公式相一致,清洁滤料过滤过程可以看作该式的特殊情况;随着过滤时间增加,该公式计算值迅速接近于100%,与实际情况相符。 本文最后结合实验数据对覆膜滤料过滤性能的优劣进行分析,分别在清洁和含尘两种过滤状态下,将其阻力特性与未覆膜滤料阻力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证明:含尘滤料过滤阶段,由于覆膜起到了粉尘初层的作用,覆膜滤料阻力特性优于未覆膜滤料;而在清洁滤料过滤阶段,覆膜增加了过滤压力损失,导致覆膜滤料阻力特性劣于未覆膜滤料。本研究对于提高袋式除尘器过滤性能、预测纤维过滤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以人
本论文体现了为实现跨世纪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目标、为国家培养大批急需的创新人才而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精神,紧紧围绕自己教学的实际,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动态形式和耦合功能,它具有目标性、规律性、整合性、动态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
为深入研究红曲菌代谢产物生成过程及其用途,采用柱层析法对红曲中的醇溶性黄色素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纯度及光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柱层
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加之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我国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问题进一步凸显。在土地资源紧缺、粮食供应不足、人口爆炸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利用沙区资源、改善沙区生态环境条件变成了学者们研究的热潮。近年来,多地实践证明,在沙区发展沙产业特别是生态产业是一种有效治理荒漠化和贫穷化的方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沙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并可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判断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配置是否合理。本
与传统化学催化工艺相比,基于酶的生物催化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立体选择性优良等优势。当前已有多个生物催化工艺应用于生产精细大宗化学品和高附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虽然早已经为人们使用,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的基本概念却没有完全建构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类型和本质的界定与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它的其他
<正>大豆豆腥味严重影响大豆制品的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选育无豆腥味大豆是克服大豆豆腥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豆腥味产生的原因及无腥味大豆的 营养优势 大豆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