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许多研究证实多巴胺相关的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有关。Ⅰ型酪蛋白激酶(Ck1)可以通过磷酸化受多巴胺与cAMP调节的磷酸蛋白DARPP-32而参与多巴胺信号传导。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Ck1基因的rs135745位点的多态性现象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有关。因此,本研究拟探讨Ck1基因rs135745位点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第四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303名,均来自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进行评估。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暴力组与非暴力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就业情况以及吸烟史)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2、暴力组与非暴力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同样未显示暴力组与非暴力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  3、暴力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言语攻击分值、财产攻击分值、自身攻击分值、对他人攻击分值以及MOAS的总分在各基因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Ck1基因的rs135745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无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