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工艺的流程模拟与分析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8545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氧乙烷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乙二醇、乙醇胺、减水剂单体等多种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厂家在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中开始扩大高纯环氧乙烷的产量和占比,以高纯环氧乙烷为主要产品,副产少量的乙二醇。因此本文以某厂年产12万吨高纯环氧乙烷工艺为研究对象,基于Aspen Plus对全流程进行模拟,利用系统评价指标对工艺展开全面、深入分析,并从工艺优化和夹点技术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能效优化。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利用AspenPlus对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中反应吸收、CO2脱除、再吸收汽提和精制四个单元分别建立模型方程,所建模型与工艺设计值吻合良好,据此确立了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可靠性。对环氧乙烷吸收塔,考察了贫循环水量和温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对CO2脱除单元,构建了 K2CO3吸收CO2电解质体系的平衡级模型和基于速率的非平衡级模型,分析了塔内温度、关键组分等参数沿填料高度的分布状况,解析出设备内的传质机制,进而研究了散装填料IMTP、规整填料Mellapak 250X和Mellapakpl 252Y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ellapak 250X填料吸收效果最优且压降小;对环氧乙烷汽提塔,按照汽提单元的工艺要求确定了适宜的回流量。基于分单元的模型研究,建立了环氧乙烷生产工艺的全流程模型,模拟值与工艺设计值的误差在10%以内,为该系统后续评价及优化奠定了基础。第二,基于前述全流程模型,计算并提取系统的物料、能量以及(火用)衡算数据信息。从有效原子收率、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火用)损失以及碳足迹四个方面对环氧乙烷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的有效原子收率为67.95%;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为591.83 kg-ce·t-prod-1,总的碳排放量为5889.04 kg-CO2·t-prod-1,以消耗蒸汽的能耗和碳排放最多。系统总(火用)损失为41.57 MW,并且各工段的内部(火用)损失均高于外部(火用)损失。第三,从工艺优化和夹点技术分析两个方面对工艺进行能效优化。通过局部改造汽提塔塔底高温贫循环水的内部换热方式,降低冷公用工程用量,从而提高工艺能量回收利用率。后续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夹点技术对整个工艺进行了用能分析。通过总费用与最小夹点温差ΔTmin的关系,确定最优夹点温差为11℃,并对原工艺的换热网络进行优化改造,优化后节约了 6.68 MW的热公用工程以及6.68 MW的冷公用工程,并论证了其经济可行性。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的CORBA产品缺乏对异步消息通信的有力支持这一缺陷,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ORBA的消息中间件系统,为开发大型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对象间的异步消息传送机制.
绕开街区保护的原真性问题争论,历史建筑的去留争论,以及商业化等争论,从街区衰败的历史性问题出发,提出"简装修"的保护更新原则。从物质环境和社会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历史街区
近段时间来,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工业原材料领域迎来一波迅猛的涨价潮,钢铁、铜铝、纸品、塑胶、玻璃等多种原材料"涨声"一片,给下游工厂带来巨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