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促进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研究重点。我国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至2007年增加了32.1%,年均增长4.0%,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由生产建设和生活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中国是农业大国,积极开展农村低碳社区建设,既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还需要提供科学适用的评价方法支撑。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社区低碳建设的相关名词与概念,借鉴了国内外在低碳社区建设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进展。接着分析了农村社区低碳建设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包括规划设计低碳化,房屋建筑低碳化,居民消费低碳化,能源系统低碳化,交通出行低碳化,环境改善低碳化;提出了农村低碳社区建设的等级评价标准,包括低碳型社区,中碳型社区,高碳型社区;建立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碳排放计量方法,包括能源消费碳排放,土地利用方式碳排放,交通碳排放和消费碳排放等方面。文章进而构建了农村社区低碳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绿地碳汇、建筑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环境改善五类分项和15项具体评价指标;建立了农村社区低碳建设的碳减排量计算基本模型,对各项评价指标的碳减排量进行了解释和计算。最后,本文以课题组承担完成的堰河村农民社区低碳建设示范工程为实例,进行了社区建设的碳排放量分类计算;对堰河村社区低碳建设的碳减排量整体水平进行了计算,提出了结果分析评价结论和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工作作出了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