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风景区开发较晚,各地方的开发程度不同,导致风景区内部的村落发展程度不一,有些村落分布散乱,村容村貌杂旧破乱,公共基础设施缺失,不仅影响风景区的景观风貌,还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在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处理好风景区与其内部村落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所在。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结合“景中村”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并加以总结归纳,提炼出对本文有用的信息,为本文的实践规划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梧州苍海湿地公园及念村的调查及分析,详细了解梧州苍海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并对念村的人口、经济、环境等条件进行详细调研,分析影响念村规划的相关因素,总结念村规划的优势及主要矛盾。总结念村的性质及规划特点,以及与一般村庄规划的区别,确定念村规划的核心,最后依据念村面临的矛盾,提出合理的规划策略,分别为以下几点:①通过空间整合达到功能转换的目的;②通过对建筑的重建与修复实现传统特色建筑的再现;③通过增加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④通过产业的调整与升级实现多元化经济;⑤通过挖掘民俗文化打造念村地域特色;⑥通过湿地的开发实现公园湿地系统的完整,满足水质净化和防洪排涝的需求;⑦通过景观环境的保护与规划提升景观风貌。论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化蝶·重生”的规划理念,将念村定位为粤剧文化艺术村。对场地环境进行分析解读,结合地域文化元素,得出合理的规划方案,最终得出结论:(1)“景中村”与风景名胜区不是一对矛盾,而是可以成为相得益彰的两个因素。(2)在“景中村”的规划中,要将“景中村”与风景区作为整体来考虑。(3)在“景中村”的规划中,要根据“景中村”的现状,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区,调整或升级相关产业。(4)在“景中村”的规划中,要结合当地文化,突出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