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对儿童自尊的影响:横断与纵向研究的证据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能动性和社群性两个基本维度。能动性(Agency)是与追求个人成就或展现个人才能相关的特质,比如勤奋、懒惰;社群性(Communion)是与道德判断以及社会交往相关的特质,比如善良、孤僻。有关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研究表明,在认知他人和群体时出现社群性优先效应,而在认知自我以及亲密他人时出现能动性优先的效应,双重视角模型从社会互动中利益角度对两种优先效应进行了论证。然而,已有理论和解释均基于成年人,并未检验儿童群体的适用性。儿童面临不同于成年人的发展任务,在自我评价时未必遵循成人规则。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来探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对儿童自尊产生的影响,并在有关发现的基础上扩展社会认知两类内容发展的“阈限”观。研究一采用横断研究方式,采用自陈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为工具,考察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对4~11岁儿童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影响。结果发现:(1)能动性和社群性均无法显著预测学期儿童的外显自尊,社群性显著正向预测小学低年级儿童外显自尊,能动性显著正向预测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外显自尊;(2)能动性和社群性均无法显著预测儿童的内隐自尊。研究二采用追踪调查方式,采用自陈问卷对小学1~4年级200名儿童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和自尊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追踪测查,探讨儿童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和自尊发展特点,以及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对儿童自尊的长时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在追踪的三年中,小学儿童的自尊水平和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均呈现上升趋势;(2)小学儿童第一年的社群性维度能预测第二年、第三年自尊,第二年的社群性维度预测第三年的自尊。总之,通过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来探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对儿童自尊的影响作用,发现: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对儿童外显自尊的即时解释作用表现出从无到有、从社群性预测转变为能动性预测的现象;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特质无法预测儿童内隐自尊;社群性特质对儿童外显自尊具有长时预测效应,而能动性没有表现出这种效应。
其他文献
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指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对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境遇的体验和感受及其表现出来的身心状态。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态分为两大维度即工
生活经验和文献证明,个体采用情绪调节策略调控负性情绪时往往会受到性别和外倾性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少的情绪表达行为。并且,研究者使用情绪调节问卷(ERQ)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却无法否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中,我国的贫困县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凸显出各种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