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图像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及标准的改进,极大的推动了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以数字化图像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正在逐步取代以模拟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传统监控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如H标准、MPEG标准),结合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视频的数字化、应用的多媒体化、管理的智能化,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监控技术的有机结合。本文对构建数字监控系统的若干相互联系的关键问题作了研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相应的软件实现。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视频数据是构建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之一。与传统监控网络相比,计算机网络具有廉价、高效、易维护、可扩展性强等优点,但TCP/IP协议的原理决定了网络不能对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提供很好的保证,选择上层针对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应用协议RTP/RTCP传输视频数据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缺点,并充分利用网络的带宽资源,是解决视频传输问题的良好方案。本文研究了最新RTP协议标准RFC3550,用C++语言实现了传输协议库,使视频数据通过RTP协议在IP网中高效传输,并详细描述了协议库发送、接收RTP、RTCP报文的流程。新一代的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在性能上有了巨大的提高,其图像质量好、占用带宽小、网络友好性高等特点使其非常适合视频存储和以服务器为基础的视频流式应用。但是RTP/RTCP等实时传输协议并未对视频流的负载格式作出规范,因此,要保证视频传输系统的通用性,需要根据实时传输协议的补充规范(RFC3984标准)封装H.264数据,使其可以与其它符合标准的发送/接收端程序相兼容。本文研究了RFC3984标准,并设计了H.264视频流的封装策略、封装流程以及基于RTCP反馈控制,保证了H.264视频传输的兼容性。在监控视频传输网络的两端分别是视频编码服务器和视频存储管理服务器,H.264视频由编码服务器发送,通过基于RTP/RTCP协议的网络传输后被存储管理服务器接收,存储管理服务器负责视频数据的收集、分类、存储、查询等工作,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后台服务核心,因此系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框架结构以保证其性能和扩展能力,并且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管理人员对其参数进行配置。本文设计了存储管理系统的框架及模块结构,并提供了界面、视频回放,存储管理等模块的实现。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视频存储管理系统可能需要经常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包括界面、网络配置、数据库配置,甚至功能模块的增减上,针对每次调整都更改源代码并重新编译将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增强系统的可配置性可以使系统在面对大多数调整需求时无须更改源代码,在减轻维护压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强系统的扩展性。本文设计了基于XML技术的参数配置方案,利用XML语言强大的表达能力和结构性保存各种系统参数,增加系统的可配置性,并提供了对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存储、修改等操作的实现。测试表明本文对上述视频监控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可行的,并且其软件实现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