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从1991年12月两国正式建交到2014年5月在上海共同签署《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加深,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这为两国间的水产品贸易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中俄两国贸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两国的水产品贸易一直是中俄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以2013年为例,中俄水产品贸易占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58.81%。但当前中俄水产品贸易存在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自由贸易协定在全世界内逐渐普及等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间水产品贸易的资源互补优势正在淡化,两国水产品贸易发展的动力日益减弱。因此,寻找新时期中俄两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两国水产品贸易的持续发展助力,会对中俄双边贸易起到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各自水产品贸易总额以及中俄双边水产品贸易总量分析,明确两国在水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其次,将两国近7年的贸易数据进行纵向对比,从而明确两国水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最后将其与中俄双边水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对比,明确两者间的差距,并通过研究两国水产品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及加工结构呈现出的特点,总结中俄水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对中俄水产品贸易中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且直观化的分析,通过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等指数从不同角度研究中俄双边水产品贸易中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中俄水产品贸易发展的契机。但指数分析只能从贸易角度探索两国贸易机会,无法分析贸易外其他因素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因此本文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并在经典模型中吸纳进贸易制度、贸易特点等新影响因素,以此来探讨影响中俄水产品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为解决中俄水产品贸易问题,促进贸易发展提供改革方向。研究发现,中俄水产品贸易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以前引导中俄水产品贸易发展的资源互补性特点对当前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减弱,具体而言,在中国对俄罗斯的水产品出口贸易中,两国的确存在互补性特点,但其互补性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并不明显;在中国进口水产品方面,中俄水产品贸易中不存在贸易互补现象,寻求两国水产品贸易的新契机成为发展提高两国贸易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当前影响国际水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同边界、最惠贸易协定、贸易特点等方面都会对水产品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