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签名中的容侵密钥管理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051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希望通过互联网进行迅速的、远距离的贸易合同的签名。因此,数字签名技术应运而生。数字签名是一种以电子形式给一个消息签名的方法,是只有信息发送方才能够进行的签名,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数字签名有诸多应用,包括认证、授权、数据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由此可见,数字签名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位置。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无政府状态,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接入互联网,使得有些不诚实者就有可能采用各种非法手段进行破坏与攻击,这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不安全的网络,可以说敌手的入侵攻击是在所难免的。此外,由于个人原因导致一些秘密信息的泄露与丢失也是时有发生的,那么这些秘密信息就有可能被一些不诚实者用来做一些不法之事。无论以何种方式,敌手一旦得到签名私钥,那么他不仅可以任意伪造签名,而且在密钥泄露之前时间段中由签名者签署的有效签名可能会变成无效签名。这即意味着整个签名体制因为签名私钥的泄露而全面崩溃,随之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构造一个能容忍敌手入侵和密钥泄露的数字签名体制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很大意义的。本文主要研究这种具有容侵性质的数字签名体制,这种签名体制不仅可以加大敌手入侵的难度,而且可以尽量减小由于签名私钥泄露带来的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ASP前向安全签名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了一个攻击并指出该方案不具备前向安全性,之后改进并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前向安全数字签名方案(WH方案),更新密钥只需一次Hash运算而且满足前向安全性。然后对密钥隔离签名体制进行了分析,考虑将入侵检测机制加入密钥隔离签名体制,使其更具实用性。为了解决基于身份签名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本文基于RSA方案和Schnorr方案提出了两个有效的没有对运算的无证书签名方案(WHZ方案和ZW方案),然后将这两个方案与LJC无证书签名方案进行了性能上的比较,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案是更加有效的。本文还将前向安全签名模型和无证书签名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前向安全无证书签名模型,增强了无证书签名体制的容侵性。此外,本文对WHZ方案在随机Oracle模型下进行了形式化的安全性证明,证明了该方案满足适应性选择消息下的不可伪造性。最后,利用C++程序语言,本文对ZW方案进行了仿真实现,其运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高效性。
其他文献
网格Portal能够为用户提供友好的Web界面和一致的操作方法来访问网格资源与服务,但需要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传统安全机制一般针对孤立系统,用严格的用户策略保护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的网络,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微机电技术等。是由大量的传感器节点组成,通
随着Internet及相关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规模迅速增长,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宽带接入服务已经成为运营商急剧增长的重要业务来源,宽带接入服务器(BRAS)是目前实现宽带接入的主流设
UML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的对象建模语言,经过了近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在软件工业中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建模语言。UML在对系统进行建模时,由于其缺少分析系统结构的准确语义,且UML
量子计算依照量子力学理论,借助量子位的态叠加特性实现并行计算,在速度上相对于经典计算有本质的超越。为帮助普通的具有经典计算能力的客户端获取量子计算的能力,人们提出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不确定、不精确、不完整知识的数学分析工具,与其他处理不确定和不精确问题理论的显著区别是它无需提供问题所需处理的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验信息,
自从1982年波兰科学家Pawlak首次提出粗糙集理论以来,粗糙集理论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关于粗糙集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并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自动控制、医疗诊断、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好的图像检索技术来应对海量图像数据的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随之被提出并迅速发展起来。它包括基于全局特征的图像检索和基于区域特征的图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微机监控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相关专业知识,应用分布式计算机测控技术、数据采集及通信技术、孤岛检测技术、卸负荷技术和逆变并网技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站的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结构,第一层为监控中心微机,第二层为发电站监控微机,第三层为环境参数监控微机,信号采集控制监控微机和发电单元监控微机。第一层与第二层采用GPRS-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