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醛电解还原制备肉桂醇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索在有机电化学合成的基础上,利用电子这一绿色、无污染的“媒质”,在肉桂醛的C=O键上进行电化学还原加氢制备肉桂醇。“媒质”在电化学反应体系中主要充当具有催化作用的“电子载体”角色,由于肉桂醛和肉桂醇熔点差异较大,采用物理方法对产物肉桂醇和反应物肉桂醛进行分离。   本文制备肉桂醇的方法,采用封闭的自制电解装置,使用恒流泵匀速循环肉桂醛,使其在阴极上进行电还原加氢反应。阴极采用金属Zn与活性炭粒构成的混合电极,阳极液为H2SO4和Na2SO4溶液的混合溶液。填充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利用活性炭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改变传统的二维电场形式,转变为三维电场形式,以增加电解装置的面体比,以较低的电流密度提供较大的电流强度,增加电流效率,提高有机物电解合成的反应速率,改善了传统电合成的不足,在无需溶剂与支持电解质的情况下,直接电解还原肉桂醛制备肉桂醇。活性炭颗粒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和反应活性。通过测定反应的伏安曲线,确定反应进行的电位窗口以及反应电解电压,反应时间为48h。最终确定阴极为2n的情况下,反应电解电压为4V。采用冷肼装置对产物进行分离,冷肼装置的温度低于肉桂醇的熔点温度(31-35℃),这样可以使肉桂醇以固态的形式集中在装置底部,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实时分离,及时的将产物从反应体系中移出,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实验产物应用红外图谱和元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证实有目标产物肉桂醇生成。
其他文献
孟加拉帕亚拉发电厂一期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工程(以下简称“帕亚拉项目”)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地区的重点项目,也是孟加拉国目前在建的最大容量燃煤电站.本
期刊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大多学生都认为电学知识的学习最为困难,不但是由于电学内容的知识容量大、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而且电路图的连接及分析繁琐,使得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成绩也渐渐开始下滑。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抓好物理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教学研究  电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
该文详细介绍了连杆锻模CAD系统折开发与研制,针对传统锻模设计的诸多不便,提出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在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一种交互式系统,从而使人的才能与计算机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