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胰腺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明确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浓度等因素与术后胰瘘的关系,评价其对术后胰瘘发生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收集2017至2018年间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胰腺手术的共88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77例及胰体尾切除术后患者11例)的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术前指标、胰管直径及胰腺质地等术中数据、术后1-5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等术后数据;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各观测指标与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关联。计算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与胰瘘发生率ROC曲线下面积,确定阈值并评价其准确性。 结果: 88例患者中,总胰瘘发生率(B/C级)为35.2%,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5.1%,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6.4%。单因素分析中,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作为胰瘘预测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01)。多因素分析当中,胰管直径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2,OR=0.229;P=0.001,OR=1.000)。我们得出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作为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01),并且最佳阈值取1300U/L。将该阈值再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10.287,95%CI:2.147~49.298,阳性预测值=67.5%,阴性预测值=91.7%)。 结论: 胰管直径及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是胰腺手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可作为术后胰瘘的预测因素,且>1300U/L时,患者术后发生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