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浓度的预测价值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shui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胰腺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明确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浓度等因素与术后胰瘘的关系,评价其对术后胰瘘发生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收集2017至2018年间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接受胰腺手术的共88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77例及胰体尾切除术后患者11例)的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术前指标、胰管直径及胰腺质地等术中数据、术后1-5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等术后数据;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各观测指标与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关联。计算术后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与胰瘘发生率ROC曲线下面积,确定阈值并评价其准确性。  结果:  88例患者中,总胰瘘发生率(B/C级)为35.2%,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5.1%,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6.4%。单因素分析中,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作为胰瘘预测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01)。多因素分析当中,胰管直径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仍有统计学意义(P=0.022,OR=0.229;P=0.001,OR=1.000)。我们得出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浓度作为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01),并且最佳阈值取1300U/L。将该阈值再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10.287,95%CI:2.147~49.298,阳性预测值=67.5%,阴性预测值=91.7%)。  结论:  胰管直径及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是胰腺手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可作为术后胰瘘的预测因素,且>1300U/L时,患者术后发生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风险更高。
其他文献
The definition of reactive power for non-sinusoidal conditions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The mathematical treatment of nonlinear loads in power systems is also
期刊
请多一份理解──农村支部书记访谈录郭宁虎,王继旭,温建军在我省农村采访,与一大批农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好朋友后,我们深切感到农村支部书记的一种渴望:理解。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
目的:  本实验通过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