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或电脑时代,新闻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阶级性等特点。如黄岩岛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全世界人们都很快地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到这件事情。由于新闻的真实性,人们普遍认为新闻是真实可信的,不掺杂任何个人观点。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政治利益、党派纷争等因素,绝对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当今社会,一个国家所发行的新闻绝不仅仅局限于本国语言,取而代之,用外语所写的新闻,尤其是英语新闻,正在全世界发行。在中国,《中国日报》在各大外语报纸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就英语报纸而言,美国媒体对其它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巨大影响,报纸类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为首。因此,作者旨在通过对于中美英文报纸对黄岩岛时间的报道来窥探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新闻的特点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回顾新闻语篇,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本文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费尔劳克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主要的理论框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具体研究与实践。第五部分为结论,本文的研究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本文通过对比中美英文报纸对黄岩岛事件的报道在及物性和情态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揭露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及政治斗争,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批评语言意识和批评阅读能力的建议。传统的新闻英语教学着重对新闻词汇、语法、句法等层面的语言特色的讲解,忽视对新闻背后的社会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察。本文指出将新闻语篇的语言特征与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揭示新闻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倾向。新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语言意识,避免学生被看似客观中立的新闻语言所操纵和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