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特性及其混凝土配制技术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步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全国各地基础建设正方兴未艾,而作为工程建设刚需的河砂,经几十年来传统粗放式开采,导致国内多地面临枯竭甚至是无砂可采的处境,当代建设用砂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机制砂开始逐步取代河砂并占据细骨料主导地位,但受限于母岩种类、制砂工艺与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物理性能与河砂存在较大差异,按现有标准体系配制出的机制砂混凝土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上述现状,论文从机制砂特性出发,对比分析了机制砂与河砂在物理性能上的差异;按现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体系,研究级配、砂率及用水量等参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实现参数优化,提出优化技术措施;通过对混凝土宏观匀质性及断面微观结构的研究,探讨传统搅拌工艺下机制砂混凝土合理搅拌时间的选取原则及实现搅拌工艺的优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选取圆度、轴长比及费径比3个量化指标定量分析细骨料粒形特征,结果显示采用反击式或与冲击式破碎机联合制备的机制砂各粒形参数较接近河砂,颗粒相对光滑圆润,且压碎值较低;而锤式与圆锥式破碎机一次成型的机制砂粒形较差,棱角及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表面织构粗糙;本文对出厂机制砂的圆度、轴长比及费径比建议取值宜分别控制在1.26、1.32及1.35以内。(2)对于C50混凝土,机制砂中大于1.18mm颗粒含量宜控制在30%~40%之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强度,偏多容易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小于0.3mm的颗粒含量宜控制在15%~25%之间,主要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及保水性。(3)同等条件下,配制与河砂混凝土和易性相近的机制砂混凝土,其单方用水量较河砂混凝土应提高4kg~8kg,且强度下降幅度不大,仍然满足设计要求。(4)砂率稍有降低,机制砂混凝土易离析泌水,偏高会造成拌合物粘稠,C30、C50机制砂混凝土砂率分别控制在44%、40%时,具有最佳的和易性能;实际配合比设计中,可在河砂混凝土砂率选取的基础上提高2%~3%,配制出的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性能相近。(5)适量的石粉可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30、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佳石粉含量分别为9%、6%。(6)同一配合比下,采用传统搅拌工艺配制与河砂混凝土和易性能相近的机制砂混凝土,其搅拌时间较河砂混凝土应适当增加20s~30s,且本文试验得出传统搅拌工艺下机制砂混凝土最佳搅拌时间为干拌60s、湿拌120s,此时拌合物各组分物料分散均匀度较高,强度达到峰值,和易性能优良;胶材裹砂工艺能显著改善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能,使界面过渡区物相分布更加密实,抗压强度较传统搅拌工艺提高了11.6%。
其他文献
Kappa阿片受体激动剂研究进展郑志兵,焦克芳,李松(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在近十年里,由于三种不同阿片受体亚型mu,kappa和delta的发现而掀起了研究阿片药物化学的热潮[1~6],人们期望从此获得发现新型镇痛药物的方...
期刊
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转型”,简称为“两转”,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关键。在“两转”中,“转型”成为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主要选择,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促进更多的校外培训机构转型,需要多管齐下,协同发力,系统推进。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实践中,磐安县形成“七加”工作法,即“从严+从优”注重源头管理,“学习+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关怀+引导”帮助理性选择,“类化+简化”明晰操作路径,“温
生物质由于其储量丰富、低成本、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代替化石燃料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的主要来源,一直都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生物质平台分子转化过程大多依赖金属催化剂,但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贵金属)、选择性低、易在反应环境中流失造成环境污染和性能降低,寻找经济、高效、容易获得的非金属催化剂备受关注。针对金属催化体系固有的局限性,并结合课题组前期的工作,本论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
微波反射仪广泛用于密度剖面和密度涨落的测量上,是一种非扰动的测量工具,对等离子体产生的扰动相对较小,因此对于托卡马克装置来说是非常理想的探测工具。EAST托卡马克已经安装了一个8通道O模极化的极向相关反射仪,用来测量从边界到芯部的密度涨落;该O模极向相关反射仪从低场侧向等离子体发射8个不同频率的微波([20.4、24.8、33、40、42.4、48、52.6、57.2]GHz),并使用两个极向天线
近年来,四烷基季磷盐由于其与商用超级电容器电解质(Et4NBF4)相似的结构和高的磷含量已经被广泛地关注。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质对电解液中离子的传输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新的电解质溶液系统的相关基本特性和规则仍然很匮乏,特别是四烷基季磷盐在非水溶剂中的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系列四烷基季磷盐电解质在不同溶剂(碳酸丙烯酯及乙腈)中的体积、粘度及电导率性质,计算了一些重
边界等离子体行为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总体约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的动力学行为,必须发展有针对性的、同时具备高时空分辨能力的诊断手段。本文依托EAST托卡马克装置,对高速VUVI诊断系统进行了硬件升级,利用升级后的VUVI诊断系统开展ELM动力学和灰尘消融过程动力学等边界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实验研究。在EAST装置上,发展了一套真空紫外成像诊断(VUVI)系统,用于测量EA
本文以51Ah车用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结合仿真与实验研究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的放电和热特性,对温度场和一致性的优化提出了建议。采用三块同型号的电池,分别对容量,内阻和放电温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电池内阻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当SOC较低时,电池阻值会急剧增大,此时充电内阻小于放电内阻。低温放电时电池容量会大幅度下降,10℃和45℃的容量相差约5Ah。平均温度与放电倍率正相关,1.5C倍率下温升可达16
合理利用现有的电力杆塔资源,在输电铁塔上加挂通信基站,实现输电与通信的共用,是一种新颖的技术方案(即共享铁塔)。目前对于输电铁塔加挂通信基站方案的完整技术规范尚未统一,电力铁塔结构形式众多,不同形式的电力杆塔外挂方式的选择有方形、圆形通信平台或者抱箍等,外挂通信平台的位置布设也有着相应的空间限制,且对加挂通信基站后输电铁塔的动力学重要参数—模态,和铁塔整体强度的变化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针对通信平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转换装置,可直接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阴离子交换膜(AEMs)作为燃料电池中的核心部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综合性能。目前高性能燃料电池用AEMs的制备仍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需解决AEMs离子传导率和耐碱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从而协调改善AEMs的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需在提高离子交换容量的同时降低溶胀度,提高其尺寸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合成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能源需求的增加,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以其高比功率、快速充放电能力和优异的稳定性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调控,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性能,多种不同微观结构的电极和不同结合方式的复合材料被制备出来,本文选择过渡金属镍/钴基氧化物/硫化物作为基本研究对象。(1)第一部分,通过牺牲ZnO模板开发了一种简便的策略,制备出了一种自支撑的空心纳米结构。空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