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对青春期大鼠前列腺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及激素变化的意义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青春期糖尿病模型雄性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检测动物血清中睾酮、胰岛素的含量以及腺上皮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情况,探讨糖尿病对雄性前列腺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 方法 将40天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和糖尿病组(DM组),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模型。6周后取所有动物的腹侧前列腺组织观察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SP法检测TGF-β1基因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中睾酮和胰岛素的含量。 结果 6周后①DM组腹侧前列腺湿重较C组明显减轻,其数值分别为0.13±0.02(g)和0.53+0.03(g)②DM组血清睾酮和胰岛素含量也均较C组明显减少,其数值分别为0.15±0.04(ng/L)和6.6±0.7(mU/L)与16.4±1.3(ng/L)和28.7±1.9(mU/L)③DM组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AI)较C组增加,其数值分别为4.36±0.02(%)和1.92±0.01(%),其对应组腺上皮细胞层TGF-β1基因表达的平均积分光密度IDP值分别为0.235±0.005与0.019±0.001,DM组明显高于C组④以上各对应组数据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糖尿病可使青春期雄性大鼠血清睾酮和胰岛素的水平下降,引起前列腺上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过度表达,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对前列腺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大力推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合理运用,以及溶栓抗凝治疗,内科介入治疗和心胸外科的血管重建
目的 探讨福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病程的可能相关性。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和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检测HBsAg阳性慢性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及其
a-烯醇化酶(alpha-enolase,enol)又称为非神经烯醇化酶(non-neural,NNE)是烯醇化酶的三个亚型之一,主要位于细胞质,也存在于多种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核中[1]。enol在很长一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创新,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科技激烈竞争,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本人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创
期刊
高中语文“两本”指教本和读本。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为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两本”的结合能强化考试的需要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生物教学 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的向我们走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全
期刊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
期刊
目的:  通过微溶胶电纺技术将生物材料负载免疫分子,营造一个促进急性脊髓损伤(SCI)修复的局部微环境,该环境既能控制SCI继发炎症,同时又有桥连损伤神经的生物材料,协同促进SCI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