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也快步增长。我们在梳理了国内外老年人主观幸福观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提高老年主观幸福感的策略。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既经济又普及的方式,对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了其重大作用。本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主观幸福观的影响,以及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观感的因素,并进一步探索影响少数民族(蒙古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本研究选择内蒙古通辽市5个旗(奈曼旗、库伦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的60岁以上的300位老年人在锻练点实施调查问卷。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通辽市老年群体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剖析不同民族老年群里体育锻炼对幸福感的不同影响机制。意在为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通辽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以下差异:①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女性高于男性。②年龄段差异:75岁以上与60--64岁、65--69岁、70--75岁在正性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75岁以上高于其他三组年龄段样本。③民族差异:在体育锻炼幸福感各维度上,民族没有差异。④多分类变量主观幸福感差异:不同地区、文化、职业、收入、家庭居住情况、子女数量、婚姻状况,各分类变量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2内蒙古通辽市不同锻炼水平主观幸福感存在以下差异:①不同项目差异: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气功与传统体育项目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传统体育项目较低。②不同锻炼强度差异:轻微运动与中等强度运动在正性情感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轻微运动与中等强度运动、呼吸急促但不持久运动在正性体验维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表现出过高或过低的运动强度低于中等运动强度。③不同锻炼时间差异:在负性情感维度上61分钟--1.5小时与20--30分钟、31--60分钟、1.5小时以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正性体验维度上,31--60分钟与20--30分钟存在显著差异,31--60分钟与61分钟--1.5小时、1.5小时以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综合数据显示,61分钟--1.5小时锻炼时间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高。④不同锻炼频率差异:在负性体验维度上,1--2次与3--4次存在显著差异,1--2与5--6次、7次以上两组锻炼频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幸福感总分维度上,5--6次与1--2次存在显著差异,5--6次与3--4次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综合数据结果,每周锻炼5--6次在幸福感总分维度上最高。⑤不同持续锻炼时间的差异:在负性情感维度上,5年以上与1年以下、1--2年存在显著差异,5年以上与2--5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负性体验维度上,1年以下与1--2年、5年以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2--5年与5年以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坚持锻炼时间2--5年主观幸福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