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变液的结构动态特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第一章介绍了ER流体的发展和简单的理论模型,综述了ER流体的结构形式、流变性质、材料应用.以及我们用于研究电流变液的光镊和扩散波谱(DWS)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电流变液的理论.初步的实验结果在随后的几章作了详细的介绍.在第三章,利用光镊,直接验证了电场下电偶极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测量了两个微米量级的玻璃微珠之间作用力与球心间距和结构形成时间的关系,获得电流变颗粒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时间和相互作用强度.由于所研究的体系是真实的电流变颗粒体系,所以对寻找更好的电流变液材料具有指导意义.在第四章利用扩散波谱(DWS)对于电流体系进行了研究,DWS对一些传统的动态光散射(DLS)无法解决的高浓度、透明度很差的电流变体系的研究有很大的作用.我们用它来研究软物质材料中的结构演化过程,获得了体系结构和相互作用演化的信息,获得电流变颗粒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力和结构响应时间以及相互作用强度,在和光镊的研究结果比较后,得到了较为吻合的结果.在第五章,给出一些总体的结论,而且讨论了现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该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喇曼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在Si(100)衬底上异质处外宾Ge层由于扩散引起的Ge/Si异质结界面互混以及表面活化剂Sb对其的影响.2.量子点的
地球重力场作为近地空间最基本的物理场之一,通过精密测量就可以反演推算出地球内部物质组成和分布信息,而地球表面重力梯度信号十分微弱,幅值大约为3500E到4500E(单位1E=10-9 s-
协同效应对材料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已广受关注。本文主要通过丁基锂共还原法和一锅法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协同催化效应的新材料,探讨了协同效应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内在机理。本文以丁基锂作为还原剂,在油胺为保护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了尺寸可控的双金属纳米杂化体颗粒Au3M (M=Ni, Co, Fe),以尺寸控制的双金属纳米粒子为前体制备了氧化物负载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杂化体Au-MxOy/SiO2催化剂。研究了处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