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作为旅游六要素中的“行”,与旅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在分析各种旅游客运方式敏感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方式的效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出我国各种旅游客运方式的竞争优势。结论如下:铁路旅游客运在舒适度上具有竞争力;在公路旅游客运中,提高公路的安全率可以增强公路客运的竞争力。民航旅游客运对运价比较敏感,适度降低票价,可以提高旅客效用值。 旅游业中旅游人数与交通运输业的客运量的发展趋势相似,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重点分析了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业、国际旅游业对民航客运业、国内旅游业对铁路客运业、国内旅游业对公路客运业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国际旅游业对公路客运量的影响最大、对航空客运量影响较大、对铁路客运量影响最小;增加旅游业的投资,提高国际旅游业的质量及旅游环境,同时,降低海外旅游者的人均天花费,促进出境旅游的发展,可以极大的增加民航客运量;扩大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加大国内旅游的规模,增加旅游业的投资,提高国内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及旅游环境,可以大大增加公路客运量和铁路客运量;尤其是旅游业投资额与铁路客运量的正相关关系很强,说明铁路运输中存在着服务质量、环境舒适等问题急需解决。 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各种旅游客运方式市场竞争力的策略。由于水路客运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少且逐年下降,重点阐述了水路客运业如何通过旅游化走出困境。 本文在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分析中,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了比较,验证了在样本较少、多对多的回归分析中,偏最小二乘方法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