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也在不断地攀升。国内企业纷纷响应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号召,开始以自身独特的优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交易数量、交易额度以及交易范围都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而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中,并购领域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颗闪亮新星。在中国跨国并购交易快速发展的态势之下,什么类型的影响因素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也成为中国科研学者的重点研究之一。本文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为研究要点,以制度距离为切入点,将制度距离因素划分为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深入研究两个子维度下的制度距离对于跨国并购绩效的在短期与长期上的影响关系,以期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一定的选择原则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5年跨国并购事件共计168起。以制度距离的管制、规范与认知三个维度将其划分为管制维度的正式制度距离、规范与认知维度的非正式制度距离,将两个维度的制度距离作为自变量,以上市公司并购后异常收益率为短期绩效指标,以并购后财务会计指标变化为长期绩效指标。以主成份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制度距离因素对于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短期来看,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于中国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无显著性影响。原因在于制度因素产生作用是一个相对而言长期的过程,以短期异常收益率无法准确衡量出其对于并购绩效的影响,所以制度距离在短期对于并购绩效不显著。而在长期来看,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于中国上市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有正向影响。即中国与东道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差异越大,跨国并购后绩效越好。东道国优质的制度环境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产生的促进作用与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得并购后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与加速整合,进而对并购绩效产生一定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从政府层面角度以及企业层面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