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旅游产业一向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美称,它涉及到经济、社会、金融、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涉及面广、关联性强、辐射力大,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淮安市具体案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是多样化的,既有强制性质的政策工具,也有自愿性质的政策工具,还有混合性质的政策工具,不同性质的政策工具其侧重点并不相同,但政策目标是一样的,就是推动旅游产业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产业一向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美称,它涉及到经济、社会、金融、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涉及面广、关联性强、辐射力大,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淮安市具体案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是多样化的,既有强制性质的政策工具,也有自愿性质的政策工具,还有混合性质的政策工具,不同性质的政策工具其侧重点并不相同,但政策目标是一样的,就是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强制性旅游产业政策工具,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旅游产业相关机构设置、旅游市场管制等方面,自愿性旅游产业政策工具,主要体现在旅游宣传工作、市场主体参与、专业旅游产业人才队伍等方面。混合性旅游产业政策工具,主要体现在专项资金使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旅游产业政策工具并非是严格区分的,强制性旅游产业政策工具、混合性旅游产业政策工具和自愿性产业政策工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这些旅游产业政策工具运行情况看,不同的旅游产业政策工具,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并不相同,强制性政策工具是确保旅游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但也面临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基础保障不力等问题;自愿性政策工具面临着市场宣传、市场主体参与、专业人才队伍薄弱等问题;混合性政策工具面临着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投资基金缺位、信息服务平台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加快职能转变,营造良好氛围,搭建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方合作的部门协作机制等,全面提升政策工具的效率。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领域更好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
公共租赁住房是由各方社会主体通过自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是国家提供政策支持的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对象是城市夹心层群体,也就是既无法享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也无能力购买商品房的人群。政府监管是指政府行政机构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为矫正市场失灵、基于法律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一种干预和控制。公共租赁住房后期运营监管指房屋分配完成后的包括租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增量产业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在一些地区,土地开发强度达到了 40%以上,已经远远大于国际平均水平。然而各地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存量建设用地浪费的问题。为此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节约集约用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政策、意见以规范用地,这些举措对我国稳定推进城市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新北区在发展中不断增大产业用地需求,但是上级下达的用地
人口问题是一个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所承受的人口压力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能体会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开始执行以控制人口为目的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对减缓人口增速,提高人口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全面脱贫是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精准扶贫的提出为农村减贫脱贫提供了明确方法,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出现了脱贫后返贫、扶贫不精准、形式化等问题。运动式治理是指动员多方全力解决某些问题的治理方式,作为一种非常规治理模式,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实施运动式治理有助于缓解农村扶贫困境。 本文结合运动式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当前农村扶贫的现实情况,探索农村扶贫治理
教育公平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的出现,减轻了政府“穷国办大教育”的经济压力,使更多学子圆了大学梦,也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渐渐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越来越重视。例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包括新修订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在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颁布了民办学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