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79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中国开始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已然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家户户关注的现实问题。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形成良好的养老、孝老、敬老、爱老的社会环境,成为当下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广大老年人追求健康养老生活的美好需要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与发达省份相比,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的安徽省,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养老服务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期望和需要。在制约安徽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不足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破解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的难题,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构建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为立足点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构建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的依据,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行了解析,并对一些成功案例作了分析。第二部分,简要分析了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安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虽然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养老机构供给总量不充分、结构性矛盾突出,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供给不平衡,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支撑要素不充分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就如何构建安徽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目前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主体的单一性、投融资渠道的单向性、金融市场的滞后性等问题,是制约安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积极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社会和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进一步优化投融资渠道,或将有效改善安徽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的现状,促进安徽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改革安徽目前的养老服务领域投融资体制必要而紧迫,新型的养老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还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的支持,特别是必须有政策和市场的强力支持。
其他文献
“丽水山耕”作为全国首个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2014年创建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生态文明、
选址问题作为空间决策领域的基石,在诸如城市规划、物流、商业、基于位置服务等应用场景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址技术旨在通过选择最优位置建立设施使得收益最大化:一
随着供应链的形成,企业间的关系从过去建立在客户交易基础上的关系向基于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性关系转变,供应链各个经营者间交换信息、协调库存管理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
在发达国家,制药行业一直是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完善的行业,欧美制药业跨国公司的专利保护意识非常强,专利保护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许多跨国公司甚至已经将其拥有的专利
<正>2008年4月5-6日,复旦文史研究院邀请了海内外十余名中青年学者,举办的"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与立场"的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着"批评的中国
结合区域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的特点,从交通网络使用者、交通网络供给与管理者、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交通可持续发展这四个方面的需求分析出发,构建了对交通系统服
影子银行体系的坍塌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其具有的严重金融脆弱性和巨大系统性风险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使影子银行阳光化,克服
随着税制的深化改革,"营改增"势在必行,但由于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受"营改增"的影响较大,因此明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产生的影响,并做好充分准备,将会有利于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基本物理常数有160余个之多,覆盖物理学各个领域。自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1973年首次发表国际推荐值以来,至今已发表了6次推荐值。文章介绍了基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