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早期乳腺癌(early breast CAncer,EB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检出率和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CTC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与乳腺癌常规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以及在手术前后的变化规律,探讨CTC检测在EBC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以及评估手术致血液微转移的风险。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初诊收治EBC女性患者63例为乳腺癌组;同期于承德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就诊的良性乳腺疾病女性患者46例为良性乳腺疾病组;承德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女性38例为健康组。在手术前1-3天检测乳腺癌组的CTC、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蛋白CA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以及糖蛋白CA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同期对良性乳腺疾病组和健康组也进行以上四项指标的检测。乳腺癌组于术后3-4天、术后7-8天、术后一个月的3个时间点取血样标本进行CTC检测。采用叶酸受体细胞检测试剂盒测定CTC水平;采用罗氏Roche Cobas6000电化学发光仪,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三项肿瘤标志物。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计数资料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单因素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63例EBC患者的外周血标本中,26例检测出CTC,阳性率为41.27%。EBC患者的CTC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明显相关性。2 CTC与CEA、CA15-3和CA125的表达水平:CTC在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及健康组中的检测结果:乳腺癌组CTC:8.86±1.33fu/3ml;良性乳腺疾病组CTC:3.20±0.87fu/3ml;健康组CTC:2.99±0.94fu/3ml。乳腺癌组CTC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T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疾病组CTC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5-3和CA125在乳腺癌组、良性乳腺疾病组及健康组中的检测结果:乳腺癌组CEA:7.6±3.5ng/ml;CA15-3:37.2±17.9u/ml;CA125:43.9±20.6u/ml。良性乳腺疾病组CEA:3.7±1.6ng/ml;CA15-3:15.4±6.8u/ml;CA125:24.7±9.2u/ml。健康组CEA:2.5±1.1ng/ml;CA15-3:14.8±5.3u/ml;CA125:20.2±4.7u/ml。乳腺癌组CEA、CA15-3和CA125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EA、CA15-3和CA125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疾病组CEA、CA15-3和CA125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CTC与CEA、CA15-3和CA125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对ebc的诊断性能评价:单项检测中,CTC检测的敏感度(41.26%)、特异度(97.82%)和准确度(66.35%)最高;在肿瘤标志物中CA15-3的敏感度(31.74%)、特异度(97.82%)和准确度(60.74%)最高。CEA、CA15-3和CA125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53.96%)和准确度(71.02%)明显高于四项单独检测,但特异度(91.30%)低于单独检测中特异度最低的CEA(93.47%)。CTC联合CEA、CA15-3和CA125进行四项联合检测,敏感度(66.66%)、特异度(93.47%)和准确度(79.43%)均较3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前后CTC的变化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63例ebc患者手术前后CTC阳性率进行比较:术后3-4天CTC阳性率为53.97%(34/63)高于术前诊断的41.27%(26/63),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8天CTC阳性率为38.09%(24/63),较术前CTC检测的41.27%(26/6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阳性率为44.44%(28/63),较术前CTC检测的41.27%(26/6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分析63例EBC患者手术前后的CTC表达水平,术前平均检出CTC水平为8.86±1.33FU/3ml;在术后3-4天该水平明显上升至120.14±10.20 FU/3ml,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8天CTC水平明下降至41.41±4.80FU/3ml,较术前和术后3-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一个月CTC水平下降至8.51±1.38FU/3ml,较术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TC水平与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如月经状态、区域淋巴结、肿瘤分期、激素受体状态以及HER-2状态,未见明显相关性,现有的临床病理指标不能预测CTC水平,提示CTC可能成为独立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因子。2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CTC水平较良性乳腺疾病女性患者和健康女性均显著提高;将CTC与CEA、CA15-3和CA125四项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较CEA、CA15-3和CA125三项联合检测升高,CTC检测联合肿瘤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及术前诊断。3手术后短期内CTC水平明显升高,在一个月内CTC显著下降回落至术前水平。从较长时间看,手术可能没有增加乳腺癌微转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