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将正庚烷与聚乙二醇单烷基醚组成的具有“高温混溶、室温分相”特性的温控两相体系用于PETPP/Ru(PETPP,P[C6H4-p-(OCH2CH2)nOH]3)络合物催化烯烃加氢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分离回收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温控正庚烷/三甘醇单甲醚两相体系中PETPP/Ru络合物催化1-辛烯加氢反应,在优化反应条件下,转化率为100%,TOF为333 h-1。催化剂循环使用10次,催化活性保持不变。ICP-AES表明,在整个循环过程中,钌流失低于仪器检测下限(5μg/L)。二、研究了三甘醇单甲醚、PEG(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及水中PETPP稳定的纳米Ru、Rh、Pd的制备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3 nm,分布较窄。分别将PETPP稳定的纳米Ru、Rh、Pd用于温控正庚烷/三甘醇单甲醚两相体系、温控PEG两相体系和水/有机两相体系催化加氢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活性及催化剂分离和循环使用效果。将PETPP稳定的纳米催化剂用于温控正庚烷/三甘醇单甲醚两相体系和温控PEG两相体系中催化苯乙烯加氢反应时,在室温下,整个体系为两相,催化剂位于下层三甘醇单甲醚相或PEG相。当加热至高于体系混溶温度的反应温度时,整个体系变为均相,PETPP稳定的纳米Ru、Rh、Pd可以在整个体系中很好地分散。反应结束后,当温度降至室温,整个体系又重新分为两相。通过简单分相分出上层产品相,下层含纳米催化剂的三甘醇单甲醚相或PEG相重新加入底物循环反应。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催化活性保持不变。对于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苯及其衍生物和烯烃加氢反应,纳米Rh的催化活性最高。其中,对于纳米Rh催化的苯加氢反应,在优化反应条件下,TOF达到3333 h-1。催化剂循环使用7次,TON达到34 700;对于室温下1-辛烯加氢反应,TOF达到200 000 h-1,催化剂经过20次循环,TON达到4 184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