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一种制度理论视角的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ha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化合作模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极大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本文运用这种理论框架分析东北亚的区域合作是一种新的尝试,目的在于从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东北亚的区域合作问题。本文首先解释制度化合作的含义及其在东北亚地区合作问题上的指导意义,然后将东北亚的现实状况和制度化合作实现所必要的理论前提相结合,分别从负面和正面分析东北亚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实现制度化合作的阻力和动因,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多边主义的合作模式是适应东北亚现实状况的结论,并预测东北亚未来制度化合作从纵向上大致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是针对经济领域的,经济领域的制度化合作是可以预见的,而远期进程则主要针对政治、安全领域,它是建立在经济制度的良好收益基础上的一种猜测和预期,它能否建立要视经济合作制度的效果而定,所以经济合作制度的建构是首要的问题,它的意义不止于经济领域,根据功能主义的“外溢”理论,经济制度化合作的模范效应还会扩展至政治、安全领域,从而带动地区合作的全面展开。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措施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公众、社会经济乃至国家整体利益造成损害,公共利益原则是对反倾销法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怎样才能使公共利益原则在反倾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