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蜡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晶蜡具有硬度小、柔韧性好、延伸度大、低温下不脆裂、对油品的凝胶强度大等特点,广泛用于防潮、防腐、粘结、上光、铸模、绝缘、橡胶、医药、化妆、食品及食品包装等行业。由于适合于生产微晶蜡的原油资源减产,北美、欧洲等贫蜡国家或地区蜡生产装置停工、润滑油临氢降凝工艺开发应用、部分蜡被裂解等因素影响,世界微晶蜡生产出现减产和短缺,因此,微晶蜡目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由于不同原油、不同工艺路线及装置工艺条件生产的微晶蜡质量、收率和经济效益存在一定差别,不同应用领域对微晶蜡的性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优化微晶蜡生产工艺路线及条件,关系到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特色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本文在立足该厂现有装置,加工南阳原油的前提下,本着拓宽应用领域,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微晶蜡生产不同工艺路线、不同工艺条件以及不同应用领域对微晶蜡性能要求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厂微晶蜡产品质量应以一级品、食品级为主,逐渐淘汰合格品;选定了微晶蜡产品质量、效益最优化的工艺路线,即正序脱蜡脱油—脱油—加氢工艺路线;优化了微晶蜡生产工艺路线各相关装置的关键工艺条件;提出了微晶蜡生产整改措施;从而对微晶蜡生产过程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稳定微晶蜡质量,拓宽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微晶蜡特色产品系列化、规模化、效益化生产。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塔里木河胡杨林采集的胡杨树叶中分离的内生潜在新菌种NTA-7T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化学分类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和分子分类特征相结合的多相
手性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的现象,手性分子对于研究生命科学、制药工程及材料科学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手性金属配合物作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不仅具有迷人的拓扑学结构,还在手性拆分和手性催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关于手性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简单廉价地获取性能优越的手性分子仍然是该领域的终极目标。在众多手性分子中,天然的手性羧酸类化合物具有价格便宜,易于
随着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日趋严格化和对清洁燃料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车用燃料油中芳烃含量的要求将越来越苛刻。同时,一些石油烃类溶剂油的使用也因其中芳烃含量的超标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各类油品中芳烃的脱除已成为油品精制工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开发和研究具有高性能的芳烃饱和催化加氢催化剂一直是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以高分子聚合物PVP为分散剂和保护剂以及超细
研究了一种合成高纯度、高分解温度的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新工艺。首先采用体积比为3:1的四氯化碳-水作溶剂,在强酸性介质中,以双氧水氧化HBr,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摩尔比为
原始阔叶红松林是中国温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群落类型,蒙古栎次生林是其旱生序列次生林类型之一,对于这两种群落类型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特征和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评价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