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肾性骨病的常见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预期寿命也在延长,OP的患病率呈现增高趋势,而脆性骨折的致残率、病死率高已经成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国外有少数报道在绝经前雌激素缺乏的血液透析妇女中使用雌激素拮抗药进行激素代替疗法,可抑制骨脱矿质,能有效地预防早期骨质疏松。因此在维持性血透妇女体内雌激素是否偏低以及雌激素在该类病人体内的变化对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否有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方法选择年龄18~45岁的妇女120例,其中MHD(≥3月)妇女60例为对照组, MHD(≥3月)且罹患骨质疏松60例妇女为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浆雌二醇(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水平,同时用定量CT法(QCT)测定骨密度(BMD)。血浆标本采集均在隔夜禁食10小时后于次日清晨8时取卧位,不扎止血带抽取静脉全血5ml;留置半小时后取上层血清用于各项生化指标检测。血清E2和PTH测定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TNF-α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钙测定使用普通生化法。结果两组均数比较观察组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TH和血钙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567;P=0.588);直线相关分析示:观察组E2与BMD呈正相关(r=0.865,P<0.0001);观察组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E2、血钙浓度与BMD值呈正相关、TNF-α、PTH与BMD值呈负相关(F=140.32,P<0.0001),且E2对BMD的影响最大(t=5.386, P<0.0001)。结论血浆低雌激素水平是MHD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且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而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该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维持性血透妇女人群中确实存在雌激素水平降低现象,且低雌激素水平与该群体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直接的相关性,血清低雌激素水平在众多的致骨质疏松因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希望能够为维持性血透妇女骨质疏松的防治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