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翻译小说规范的语料库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工具和方法来描写、分析和解释当代汉语翻译小说中的翻译规范。本文所谓的“翻译规范”是指:特定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对什么是翻译和应当如何翻译等问题达成的社会共识。这种共识体现为社会成员通过翻译政策对翻译文本、语种和译者的选择与对翻译总体性质的期待;带有一定的规约性和奖惩性;译者作为译语社会文化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翻译规范;它的存在使翻译文本的总体呈现出特定的语言特征。 翻译规范是翻译行为社会性的体现,它与翻译行为的本质具有必然的联系。本文用德国社会哲学家哈贝马斯(Habermas)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阐释了翻译行为的性质:翻译行为的本质是一种交往行为,即至少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为达到相互理解而进行的交往。翻译行为涉及三个不同的世界:一是原文所构成和呈现的客观世界;二是译文赖以生存的译语社会世界;三是译者自身的主观(主体)世界。作为行为主体的译者必须协调与这三个世界的关系,使翻译行为满足交往合理性的三原则:一、表述的真实性,指翻译行为应准确反映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即与原文的关系,包括原文的结构和原文所呈现的事件和事实。二、表述的规范性,指译者应当遵循有效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正确处理主体与社会世界(读者、出版商、政治经济结构、诗学、意识形态等等)的关系。三、主体表达的真诚性。意义的生成不是纯客观的,理解和再现都必然伴随着主体性。译者必须让读者相信他/她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交往合理性默认语言的可理解性。对翻译而言,语言的可理解性,即译语的可理解性。交往行为及其合理性理论为翻译规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基础。真实性、规范性和真诚性都是翻译作为一种交往行为的本质属性。片面强调某一属性,忽略其它属性的翻译行为和翻译理论不能完整地实现翻译的功能和解释翻译的本质。 本文认为,翻译规范只是翻译本质属性的一方面,即翻译的社会性。规范的社会性与再现原文的客观世界和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并不矛盾,因为三种属性分别面向不同的世界:规范的作用是协调译者与其它主体构成的社会世界的关系,而其它两者分别应对客观世界和主体世界。规范的存在并不意味否定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译者享有遵循或违背规范的自由。但是,一旦翻译的目的是进入社会世界,它就必须遵循与其它主体交往的社会规范。研究翻译规范的意义在于揭示翻译社会性的真实规律。作为翻译性质的一个方面,它也将推动对翻译的真实性和创造性的认识。 翻译规范的存在使特定时期的翻译文本总体呈现某些规律性和倾向性的语
其他文献
隋唐之際是思想變革的時代。本文通過《中説》一書討論隋王通《續六經》的思想理念,論證其書對於貞觀、開元"改撰"經典的啓發。認爲王通的《續六經》是試圖創建中古正統和打
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畅通。我们用进口国通报的有关数控系统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数控系统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
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地位、编制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正处于探索之中,而由发展计划部门(简称发改委)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随着国际质量竞争的加剧,企业不断地认识到: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制造出来的,因此必须从“源头治理”,即从设计阶段开始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才是最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近
互联网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不仅使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同时开辟了人类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影响。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一个国家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各国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开发者自我约束手段和行政机关对开发者实施监督的手段;是确保决策者在做出决定时考虑拟议行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赖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校园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
<正>2019年,北京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和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安全、洁净、生态、优美、为民"水务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转观念、抓统筹、
量词数量丰富、用法灵活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量词总是与名词搭配使用,在我们看来,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所反映的实际上是人们对名词所代表的范畴
中国移动是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的成果。中国移动在1997年从中国电信内分离出来,借助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和利润一度呈现出了跳跃式的增长势头。在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