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yla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表达C端截短HBX基因和蛋白的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并探讨其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1.以肝癌组织中HBX常见的整合片段HBX△32(C端缺失32个氨基酸的HBX,全长369bp)、HBX△4(C端缺失4个氨基酸的HBX,全长453bp)和野生型HBX(全长465bp)为目的片段,分别构建腺病毒载体并转染HepG2细胞。以转染后的LV5-HBX△32、LV5-HBX△4、LV5-HBX细胞为实验组,LV5-NC(空病毒)和HepG2细胞为对照组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2.采用qPCR和WB的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各组细胞HB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判断转染是否成功。  3.在培养基中加入CCK8,分别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后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OD值,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4.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5.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凋亡的情况,探讨C端截短HBX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C端截短HBX基因和蛋白的HepG2细胞,镜下可观察到GFP绿色荧光信号,经qPCR和WB验证有HBX mRNA和蛋白的表达。  2.HBX△32、HBX△4、HBX、NC、HepG2各组细胞之间的增殖能力有差异,每个检测时间点其OD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两两比较发现,每个检测时间点HBX△32和HBX△4组细胞0D值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BX△32和HBX△4组之间细胞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HBX△32、HBX△4、HBX、NC、HepG2各组发生侵袭的细胞数分别为277.89±20.64、266.78±22.09、163.44±21.02、157.78±22.02和160.56±21.5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两两比较发现,HBX△32和HBX△4组侵袭细胞数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BX△32和HBX△4组之间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6)。  4.HBX△32、HBX△4、HBX、NC、HepG2各组发生迁移的细胞数分别为95.22±16.84、94.44±12.99、66.56±9.50、71.00±8.79和69.78±9.71,各组之间迁移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两两比较发现,HBX△32和HBX△4组迁移细胞数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HBX△32和HBX△4组之间迁移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8)。  5.HBX△32、HBX△4、HBX、NC、HepG2各组之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3±0.522%、1.14±0.236%、1.06±0.033%、1.26±0.466%、1.24±0.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5)。  结论:  C端截短的HBX△32、HBX△4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发现其对HepG2细胞的凋亡有影响。HBX C端的后4-32个氨基酸可能不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主要功能域。本研究初步解释了C端截短的HBX基因的整合在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HBV相关性HCC的病因学探讨和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空间中,公共休闲空间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缓解工作压力、和睦近邻亲朋关系、观赏休闲娱乐的情感场所。公共艺术通过艺术品的有机整合,通过艺术与文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