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继发性甲旁亢(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中医四诊资料和部分相关的化验指标,探索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中医证候与化验指标的关系,为MHD合并SHPT的中医辩证治疗与施护提供依据。方法:制定MHD合并SHPT的基本信息与中医四诊调查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39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仔细询问患者的年龄、透析龄、原发病等基本信息以及中医四诊资料,以“是”或“否”的形式将所收集的四诊资料填入调查表中。将“是”赋值为1,“否”赋值为0,并在Excel2007中输入患者赋值信息,建立中医四诊信息的数据库。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删除频率较低的四诊信息,简化数据库。再对简化后的数据库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公因子后进行系统聚类,结合各公因子间的相关性,选取合适的欧氏距离,得出合适的中医证型。根据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测的结果,采用参数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各个中医证型与年龄、透析龄、化验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与这些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本次研究的患者原发病前三位的病因是依次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年龄段以40-60岁的中年人最多,透析龄以1-5年范围的最多;2.频数分析显示超过50%的症状有乏力、口燥咽干、皮肤瘙痒、少气懒言、心烦、气短声怯、健忘。对出现频率低于15%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删减后,剩余58个症状与体征,因子分析后得出19个公因子,再对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当欧氏距离取7时,可分为14类,再根据临床经验,将这14类进行合并,得出的5类中医证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瘀血阻络35.0%,气阴两虚28.5%,痰湿困脾19.5%,脾肾阳虚11.4%,肝郁气滞5.7%。3.年龄和透析龄在五种证型中无显著差异,血钙在五种证型中无明显差异,瘀血阻络证的PTH明显高于其他四型,痰湿困脾证的血磷明显高于其他四型,脾肾阳虚证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其他四型,气阴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的白蛋白值明显低于其他三型。结论:MHD合并SHPT患者气虚津亏的表现大量存在,原因与病程日久,伤津耗气有关,也与透析脱水以及日常限制饮水有关。可分为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痰湿困脾、肝郁气滞、气阴两虚五种证型,五种证型间化验指标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别。本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本病的中医辩证施治与调护提供思路,使更多本病患者从中医药治疗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