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布麻(Lopkender)植物属夹竹桃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或半灌木,我国分类学家将一般统称的罗布麻划分为2个属3个种,即罗布麻属(Apocynum L.)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白麻属(Poacynum Baill.)白麻[Poacynum pictum (Schrenk)Baill.]和白麻属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 (Hook.f.) Woodson.]。罗布麻在俄罗斯、中亚地区、地中海沿岸及蒙古、印度、北美等地均有分布,我国多分布在华东、东北、华北以及西北等10多个省区,其中新疆为我国野生罗布麻主要分布区。目前学术界对罗布麻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多笼统的集中于较大种系、较大区域,少有关于新疆罗布麻的具体研究。本人对新疆不同区域的罗布麻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和分析对比,采用随机抽样和典型样地相结合的方法,并对固定区域的样地进行长期的定期观测,详细记录。运用生物学方法制取罗布麻营养器官的石蜡装片,通过标准株分层切割法(10cm为一区段)测定地上生物量,对所采集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从新疆罗布麻的形态特征、群落特征、生长繁殖情况、生境、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根、茎、叶营养器官的结构解剖等多个方面对罗布麻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生态适应性。(1)如果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如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盐碱程度加强等),罗布麻就会演替为其他群落,它常作为优势种、亚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与耐盐草本、灌木或乔木构成不同的植物群落;(2)罗布麻抗旱性强,是耐盐植物,潜水旱中生植物,地下水位的影响最为显著;(3)罗布麻地上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呈S形曲线变化,在果期达到最大值;其地上生物量的分层结构分布随生长时间和植株高度的不同而变化,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植株的生物量峰值逐渐上移,生物量比重有逐渐从低层移至中上层的趋势;(4)通过观察罗布麻根、茎、叶营养器官的横切解剖结构,发现其旱生性状明显,适应于新疆干旱、多风沙的气候。调查中发现由于气候干旱、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以及人为的毁麻种棉、野生麻田放牧、无序的采挖、破坏等,罗布麻面积锐减,长势衰弱,植株变矮。由于罗布麻抗逆性强、耐旱、耐碱、耐寒、耐贫瘠,再生性强,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新疆罗布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罗布麻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理论,不仅有利于推动新疆本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对新疆的生态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防沙固沙、土地荒漠化治理都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