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依靠人的脸部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识别的生物识别技术,由于其直观、可靠和稳定等优点,在身份认证场景、证件验证场景和人脸检索场景等多个场景下都有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的人脸识别算法,但当前的人脸识别算法依旧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人脸识别算法在部分公开数据集上的识别率仍然较低;另一方面当下主流的人脸识别算法大多使用卷积神经网路作为特征提取模块,卷积神经网络的使用会造成了人脸识别算法的训练时间过长。本文充分调研了大量关于卷积神经网络和人脸识别领域的论文和报告,做了如下工作:
  (1)通过对人脸识别网络Sphereface20中特征提取、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等方面的分析,本文运用SE-ResNet模块、Swish激活函数对原网络进行了优化,得到了人脸识别网络SE-ResNet-20。SE-ResNet-20网络中SE-ResNet模块的使用提升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的效果,Swish激活函数的使用提高了网络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最终使用CASIA-Webface数据集进行训练后,SE-ResNet-20网络在LFW数据集和MegaFace数据集上的识别率分别为99.37%和68.92%,相较于原先Sphereface20网络的识别率分别提升了0.15%和5.49%。
  (2)针对于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本文运用了CaffeOnSpark集群方法对SE-ResNet-20网络的训练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异步训练和动量权重更新的方法,得到了异步动量梯度下降的CaffeOnSpark训练方法,进一步优化了SE-ResNet-20网络的训练。通过实验对比,异步动量梯度下降的CaffeOnSpark训练方法可以使SE-ResNet-20网络的训练时间减少近35%。
  (3)通过对人脸识别算法流程的分析,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人脸识别系统。文中的人脸识别系统按照实际的功能需求,包含了图像采集模块、人脸检测模块、预处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系统管理模块五个模块。在模块的协同工作下,人脸识别系统可完成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图像比对、人脸图像识别和人脸数据存储等功能。通过各方面的测试,整体系统能够稳定工作,完成预定的功能需求。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逐渐成为学生追逐的目标,价值理性的弱化让部分学生在道德和思想发展的路上有所掉队。追求标准化、高效化和规范化的就业路径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立足点。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驱动价值理性的回归。思政课具有天然的价值理性特征,其独有的教化性和德育性,有助于引导学生价值理性的回归。在线教学考核评价成为高校改革思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其吸引力和亲和力较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高校大学生群体逐渐以“00后”学生为主体,对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论、现实境遇和路径选择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提升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理论;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线上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选项。实践表明,线上模式虽然具备突破时空限制、渠道多样灵活以及信息资源丰富等优点,但也凸显出显而易见的困境。而“在线对分”思政课堂的构建能充分地发挥线上教学优势,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克服线上教学瓶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线上教学;在线对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应用型医科院校为例,分析了思修课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等发布的改进、創新思政课相关文件的指导精神,提出了思修课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并结合教学实际,整合应用型医科院校思修课现有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具体设计。  关键词:应用型医科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理应肩负起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重任。思政水平是考核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而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建党百年这一背景下,红色文化可以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环节有着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基于此,文章深度分析在建党百年视野下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环节引入红色文化的实践策略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改变,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各利益相关方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不同的期许。然而,作为学生成长成才人生导师的高校辅导员,其职业却面临着“政策封赐”之高与“角色扮演”之难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要求与高校管理系统中的赋权冲突,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社会定位与自我定位的冲突和智慧校园中辅导员部分履职权力的缺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完善政策体系,进
期刊
[摘 要]“新工科”是教育部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国家行动计划”,对理工科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来说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河南理工大学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推动协同联动、强化师生培训夯实全程帮扶、优化专业布局适应经济发展、修订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拓展实践平台实现开放共享、出台激励政策激发持久活力等措施,构建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六位一体”工作体系
期刊
[摘 要]课程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学科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普遍被忽视,这就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基于“双一流”建设要求和教学实践,通过学生认知视角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课程功能定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实施3个层面对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认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课程达成评价是工程教育认证中重要的一环,是促进课程体系优化和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的依据。文章针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中课程达成情况评价量化机制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基于课程考核成绩分析的达成情况评价方法,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专业实践类课程“地下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并进行达成情况的计算与分析,为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提供依据。该评
期刊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实践体系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对标监测点数据,采用多元化评价达成度方法,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各个专业认证标准项的建设情况及达成效果。通过各项达成效果对比,找出与实践环节相关的建设点,进而对毕业生实践体系的构成、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实验领域、实习领域、设计领域的改革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进而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