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旅游消费水平较低,与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存在较大差距。故就现阶段而言,人口众多的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是旅游行业可以进行大力挖掘的潜力市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旅游消费属于精神享受型消费,是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生活的外在表现,提高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提高依赖于其旅游消费意愿的提升,消费意愿又受到农村居民自身和外在的多重因素的影响。就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建议和对策的文献非常稀少。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维度和变量指标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假设。然后,以河南省范县的微观调研数据为例,对调研区域的农村居民现状和各变量指标对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构建Logit回归模型和Probit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从而为提高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旅游消费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受访者个人属性对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男性的旅游消费意愿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不会对旅游消费意愿产生积极影响作用;外出务工的经历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2)消费能力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老年抚养比具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方向为正;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越高,则旅游消费意愿越强烈;家庭农业收入对旅游消费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家庭工资性收入确实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消费保障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参加新农合对旅游消费意愿不具有影响作用;购买商业保险的居民的旅游消费意愿强烈。(4)消费观念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互联网与旅游消费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居民向银行借贷越容易,旅游消费意愿越强烈;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教师、医生或公务人员等职业的亲戚朋友,对其旅游消费意愿产生促进作用。